青春的光亮

发布时间:2020-01-03 08:46 来源:凤凰网江苏

       当我一次次走进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总会被墙壁上那一张张稚嫩而青春的脸庞所感动,耳畔也会情不自禁地回响起那句令人荡气回肠的话:“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

  是的,是梦想和朝气让一代又一代青年为了理想和信仰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时代,年轻的革命者怀揣理想来到大上海,来到党的身边,来到当时的革命中心。为了投奔革命,他们中许多人放弃了家庭和舒适的生活,离别了亲人和故乡,是党的召唤和熊熊的革命战火,让他们感到心是热的、青春是充满激情的。

  在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内,有两位年轻的烈士深深烙刻在我心头,第一位是在南京雨花台牺牲的烈士金佛庄。1918年,21岁的金佛庄考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成为军官候补生。4年后,金佛庄在浙军部队当连副,加入了共青团。也就是那一年,他路经上海,接受了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负责人徐梅坤的考察,后来报组织批准,正式转为中共党员,成为当时浙江省内第一个党小组——杭州小组的三人党员之一。

  1923年,金佛庄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金佛庄继续保持军人身份,以便他 掌握的军事实力今后可为革命所用。

  1924年春,金佛庄第一次以中共党员身份秘密到达上海,向中共上海区委报告杭州的革命形势。之后国共合作进入“蜜月期”,金佛庄受组织指令,到广州参加黄埔军校创建工作,成为第一期第三学生队队长。此间,他受到国民党左派领袖、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器重,升任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五名执行委员之一。同时,金佛庄受中共组织指令,积极发展学员中的积极分子加入中共组织。在两次“东征”中,金佛庄出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党代表和团长。“中山舰事件”后,金佛庄回到军校当军事教官,蒋介石对金佛庄十分器重,借“老乡关系”拉拢他,暗示要他脱离中共,将予以重任。金佛庄经请示组织,名义上到蒋介石身边担任总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兼第三科科长之职,实为暗中监视蒋介石。

  1926年7月起,北伐军迅速向江浙和上海一带进军,并捷报频传,威慑孙传芳旧军阀部队。11月底,北伐军总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研究进攻上海和江浙一带孙传芳部队的计划,拟派熟悉江浙和上海一带情况的金佛庄潜伏到上海,对孙部军队进行策反工作。

  12月9日晚,带着特殊使命的金佛庄乔装成回上海的商人,从江西九江登上英国商船太古号,顺水东下。一路上,金佛庄心潮起伏,因为他在蒋介石身边,深知此时的蒋介石已经起了野心,正在借北伐军之威,寻找机会发动反革命政变。金佛庄就是想趁这一趟东下上海,将自己所知的重要情报,向在上海的中共组织报告。哪知,在11日船至南京下关码头时,金佛庄被孙传芳的南京宪兵司令汪其昌等“请”上了岸。

  12日和13日,中共上海组织的同志没有等到应该在这两天中到达的金佛庄,于是与沿途码头联系询问金佛庄的下落。很快,南京方面有了消息:12日晚,孙传芳已经命令他的南京宪兵司令汪其昌将金佛庄杀害于雨花台……

  金佛庄因此成为第一位被杀害于雨花台的中共党员。那年他29岁。当我站在他穿着北伐军戎装的照片前,深深地被那张意气风发的青春面庞所感染。我在想:倘若他那一次顺利到达上海,重新投入党的怀抱,之后他是否会成为我军的一名将领,或者是成为共和国的元勋呢?

  与金佛庄一样,另一位贵州籍的小烈士袁咨桐也一直烙在我的脑海之中。之所以称其为“小烈士”,是因为他牺牲时年龄仅有16岁。因为当时没有达到18岁的“法定年龄”,后来敌人使了个邪招,在“死刑判决书”上把他的年龄由“16”改成了“18”……

  袁咨桐的老家在贵州习水,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晓庄青春十烈士惨案”的牺牲者之一。所谓“晓庄”,是当年教育家陶行知在南京郊区开设的中国第一所试验型乡村师范学校。这所学校其实是由上海地下党领导的一所设在敌人心脏区域的“青年红色革命摇篮”。时任中共江苏省委负责人之一的陈云同志曾经说过,晓庄是革命的火种。

  袁咨桐之所以到与自己家乡远隔千里的地方学习,是因为他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两个哥哥都在外面做官,其中一个还在国民党军队里当不小的官。袁咨桐10岁那年,因其舅舅张华封和近代著名教育家黄齐生私交甚深,所以被家人送到贵阳黄齐生所办的达顺学校上学。黄齐生是王若飞的舅舅,思想进步,教育有方,在当地影响力极大。不幸,其子生病夭折,于是聪明伶俐的袁咨桐被黄先生视为义子,格外疼爱和关照。因为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黄齐生多次带领学生闹学潮,后被解职。黄齐生为逃脱反动政府的追杀,前往上海。13岁的袁咨桐不顾家人反对,跟随黄齐生到了黄浦江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此他与中共领导人王若飞相识,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29年,按照中共江苏省委指示,“争取在敌人心脏地带建立党的组织,积极开展革命活动”,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便成了主要革命基地。当兼任江苏省委负责人的王若飞问袁咨桐“愿不愿意到晓庄边读书边革命”时,袁咨桐欣然表示“特别渴望”。

  在王若飞的安排下,这位15岁的贵州习水少年便离开上海,到了南京市郊的晓庄学校,开始了边读书边从事革命工作的经历。在那里,他很快加入了共青团,并在不久后出任了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小小年纪的袁咨桐对革命工作非常投入,去南京大街上秘密发传单、到工厂农村进行革命宣传,他事事走在前头,深得陶行知的赞赏。

  然而南京毕竟是国民党的老巢,晓庄学校袁咨桐等共产党人和青年团员的革命活动,很快被国民党特务发现,并引起蒋介石的直接关注,于是国民党南京政府下令停办晓庄学校。

  陶行知得知后,立即组织师生进行抗争,并有学生团体上南京游行抗议。这更激起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灭晓庄”之心,并且借机欲“彻底捣毁共党窝点”,派出大批特务追杀晓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者。在袁咨桐第一次被捕后,其在国民党军队里当官员的哥哥,亲自出面保释了他。哥哥生气地对袁咨桐说:“你再去参加共党活动,枪毙你我也不管了!”

  袁咨桐并没有听从哥哥的话,继续从事紧张的地下革命工作,并时常受组织委托到上海向王若飞汇报“南京形势”和工作情况,奔波于沪宁两地。

  “现在形势非常紧张,陶先生也躲避到了上海,要不你暂时也留在我身边吧!”王若飞非常关心袁咨桐的安全,对他说。

  “正因为陶先生不在,那边学校里的党员和团员更危险了,至少要等我去安排好他们后,才可以放心回上海……”袁咨桐真诚而恳切地说。

  “也好。速去速回吧!”

  就这样,袁咨桐重新踏上了充满危险的“北上”之路。此时的南京,山雨欲来风满楼,尤其是晓庄学校被捕人员已达30多人。国民党特务为了“斩草除根”,到处布满了眼线和罗网,当袁咨桐再次出现在南京街头联络地下革命者时,藏在暗处的敌人已经把枪口对准了他……

  袁咨桐再次被捕。国民党特务用尽毒刑,企图软化这位少年革命者。然而袁咨桐铁心不悔,在法庭上与敌人激烈争辩,惹得大刽子手、国民党南京公安局局长谷正伦恼羞成怒,于是大笔一挥:不释,枪决!

  袁咨桐的义父黄齐生得知后火速赶到南京,直接找到谷正伦(谷的老婆也是黄齐生的学生),说:“请看在都是贵州老乡的面上手下留情。这孩子尚年幼,其有爱国之心,实为可贵。虽有冲动之处,但也不致死罪吧?”

  谷正伦知道黄齐生的威望,便说:“那就让他写个悔过书,登报声明脱离共产党,这样可保他一命。”

  谷正伦亲自拿着“悔过书”去让袁咨桐签字,并对他说:“你小小年纪,别太任性。抓你进来,就是因为你足够判死罪。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吗?”

  袁咨桐将头一扭,回答道:“我虽年纪小,但懂得做人的道理。有的人活着,跟狗一样。有的人虽死犹荣,我们革命者就是这样的人。”

  “活见鬼!”谷正伦气得扭头就走。回到办公室,他就把判决书上袁咨桐的年龄由“16岁”改成了“18岁”。

  “亲爱的二哥:……我们各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勇往直前。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忌呢?有了这种舍己为公的奋斗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吗?”

  残忍的敌人并没有因为袁咨桐等青春年少而放过他们,“晓庄十烈士”在1930年的八九月间被国民党先后枪杀于雨花台。他们中年龄最小的是袁咨桐,还有一位也只有17虚岁,反动派采取了与对待袁咨桐同样的办法——“改年龄”以判其死刑。

  让我们一起记住这十位年轻的革命烈士(他们中4人是共产党员,其余为青年团员):袁咨桐(16岁)、沈云楼(17岁)、姚爱兰(女,18岁)、郭凤韶(女,19岁)、谢伟棨(20岁)、叶刚(22岁)、汤藻(22岁)、马名驹(22岁)、胡尚志(23岁)、石俊(23岁)。

  一个个年轻生命在斗争的征途上倒下之后,激愤了无数仍在战斗的革命志士!当时,鲁迅的学生、著名作家柔石闻讯后,悲愤地写下了一首题为《血在沸》的长诗(节选)——

  血在沸/心在烧/在这恐怖的夜里/他死了!

  他死了/在这白色恐怖的夜里/我们的小同志/枪杀的/子弹丢进他的胸膛/躺下了/小小的身子/草地上/流着一片鲜红的血……血在沸/心在烧/地球在震动/火山在爆发……

  我们知道,柔石写下这首革命诗篇没几个月,他也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时年29岁。在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的岁月里,无数革命者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青春如火炬照亮了世界,照亮了美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何建明,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茅盾文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