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据中共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三十一万人,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党员数量从大革命高潮时期的近六万人,锐减到一万多人。
对于当时的情形,毛泽东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我们共产党就像一篮子鸡蛋,被摔到了地上,绝大多数都被打烂了。
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日子里,国内外敌人都认定共产党从此必将彻底失败,党的队伍里也有不少人动摇悲观,有的甚至自首、叛变。
在这危急时刻,晓庄学院额10位青年学生接受革命真理,加入党团组织。在共产主义信仰的引领下,他们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以火一样的热情投身革命斗争。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1927年3月,南京北郊崂山脚下的一片荒野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吸引了大批优秀青年前去求学。
国家多难之时,陶行知带领着晓庄师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
学校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不用教授与教工的形式,都是对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928年,晓庄师范建立了中共党、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声援工人罢工的示威游行等革命活动,学校的革命氛围十分浓厚。
晓庄十烈士
石俊、叶刚、郭凤韶、谢伟棨、袁咨桐、姚爱兰、沈云楼、胡尚志、汤藻、马名驹等十位晓庄师范的学生,在进步思想的引领下,参加了共产党、共青团等进步组织。
他们10人品学兼优,才华横溢。叶刚,本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他在学习之余创作了《红叶》《青鸟》等许多动人的童话故事,歌颂人民大众的革命精神,讽刺统治阶级的昏暗专制。
谢伟棨,是学校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热衷于戏剧表演。他与陶行知合演田汉的《生之意志》一剧,被称为双壁生辉的经典。
另外还有诗书画皆通的郭凤韶,创作童话剧《白玫瑰》的袁咨桐,热衷于生物学的石刚,被夸赞为“金嗓子”的姚爱兰等都是晓庄师范的优秀学子。
在那个时代,以他们的聪明才学,本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上富足舒适的生活。然而,为了拯救国家危亡,改造中国社会,他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崇高信仰的引领下,走上了充满艰险的革命道路。
陶行知赋诗赞扬:“生来不自由,生来要自由。谁是革命者,首推小朋友。”
声援和记洋行
1930年4月3日,英商南京和记洋行的工人们为争取增加工资、每天工作8小时、露天劳动工人应有全身雨具等合法利益,举行罢工斗争。
英国水兵和国民党警察宪兵打着“保护侨民”“弹压失业工人和在业工人械斗”的幌子,强行“武力保护复工”。围攻之下,工人重伤数十人,轻伤者不计其数。
“四三惨案”发生后,中共南京市委决定发动群众声援和记洋行工人的斗争,晓庄师范的师生响应积极。
4月5日,南京爆发支援和记洋行的示威游行,晓庄师范学校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响应了党团组织的号召,走上街头,声援工人的斗争。石俊、叶刚、郭凤韶、姚爱兰等人作为其中的骨干和积极分子,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斗争一直持续到4月中旬,和记洋行英国厂方终于被迫接受工人提出的合理要求。
罢工取得完全胜利,在斗争中积极活跃的晓庄师范师生却遭国民党当局记恨,学校被勒令停办。
晓庄师范遭查封后,为保存革命力量,学校党团员原本计划分散隐蔽。但受李立三“左”倾路线的影响,南京党组织的活动由地下转入公开,并准备在夫子庙举行反对军阀混战的示威游行,作为后续暴动的演习和准备。
烈火青春
这次行动由石俊担任总指挥,由于革命经验不足,竟有人把到夫子庙示威去的标语都贴到了国民政府对面的墙上,行动计划完全暴露给了敌人。
行动当天,参与计划的党、团员按时到达夫子庙广场,石俊爬上茶馆旁的电线杆,准备点燃爆竹作为行动信号,宣布集会开始。
但还未来得及点火,他便遭埋伏在附近的军警逮捕。
随后,国民党军警开始全城搜捕中共党团员和革命群众,南京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石俊、叶刚、郭凤韶、谢伟棨、袁咨桐、姚爱兰、沈云楼、胡尚志、汤藻、马名驹等十位晓庄学子相继被捕,被关押在国民党首都卫戍司令部看守所内。
十人当中,年龄最小的袁咨桐,牺牲的时候,年仅16岁。他的大哥是国民党高级军官,敌人承诺,只要他愿意写自首悔过书,登报公开悔过,并声明与共产党永远脱离关系,就可以马上出狱。
面对敌人的引诱,年轻的袁咨桐毫不动摇,即使双脚被撬断、双臂被吊脱臼,也绝不叛党。
根据当时国民政府的法律,未满18岁者不能判处死刑,敌人竟无耻地把袁咨桐的年龄,由16岁改为18岁,在雨花台枪杀了他。
袁咨桐牺牲前的照片
临刑前夜,袁咨桐在自己的照片上写下了“永别人世”四字,交给难友,与大家作最后的告别。
袁咨桐在狱中曾给他的二哥写信道:“我们有着不同的处境,不同的教育,不同的见解,还有着不同的命运吧?我们之间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勇往直前……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的奋斗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
当袁咨桐就义的噩耗传到上海,左联战士、无产阶级作家柔石悲痛不已,挥笔写下了《血在沸——纪念一个南京被杀的小同志》,“血在沸,心在烧,在这恐怖的夜里,他死了!在这白色恐怖的夜里—我们的小同志,枪杀的,子弹丢进他的胸膛,躺下了一小小的身子,草地上,流着一片鲜红的血!血在沸,心在烧,我们16岁的少年同志被残杀,在这白色恐怖的夜里!”
23岁、19岁、17岁、16岁,花样年华,美丽青春。如此宝贵的年龄,却成为烈士们人生的终点、生命的定格。
今天,我们依然为这些绚烂的生命之花的过早陨落而痛惜。生逢国难当头,他们没有选择逃避,没有选择个人的前途和安逸,而是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们甘洒热血,将青春熔铸到了扶危救国的历史使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