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让我在有生之年还能知道三哥埋骨之处!圆了我们家70年来的念想。”4月1日下午,87岁的市民倪桂芳视频连线四川珙县烈士陵园,为70年前牺牲的三哥“云祭扫”,老泪纵横。
青松翠柏之间,静静地卧着一块灰色的墓碑,最上方刻着红色的五角星和金色的麦穗,下面则刻着倪进宏烈士的名字。这,就是南京籍烈士倪进宏在珙县烈士陵园的陵墓。
下午3点半,“云祭扫”正式开始,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向烈士敬礼,并在墓碑前献上黄色的菊花。因为年代久远,墓碑上的字样有些褪色。陵园工作人员用笔蘸着红色的颜料,细心地把“倪进宏”三个字描红,再擦拭掉墓碑上细小的灰尘。
“谢谢,谢谢你们!把三哥的墓碑保护得这么好,还办了这么正式的祭扫仪式。我们真是太欣慰了。”倪桂芳老人在儿子王盛虎的手机上,看到现场直播的祭扫视频时,泪水不停从凹陷的眼眶中涌出。她不停地用手绢擦拭,手绢都浸湿了。
“我母亲兄弟姐妹6人,母亲是长女,她和三舅的感情最深。”王盛虎告诉记者,外公外婆家住江宁铜井的“新济洲”,以务农为生,这是一个位于长江内的岛屿,四面环水。“三舅是1929年生的,比我母亲大4岁。他十几岁就离家参军,临走前和外公说,家里以后就要由大妹妹多照顾了。”
没想到,这一走,竟是永别。“三舅后来成为二野军大的学员。外公想念三舅,坐着船到南京城里去看他。回来后,三舅给他带回了十个馒头,让分给弟弟妹妹吃。后来,就听说了三舅牺牲的消息。”王盛虎说,二十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西南地区土匪残余作恶,三舅随部队在1950年2月的一次剿匪中英勇牺牲。“三舅牺牲时很惨,脖子上有很大的刀口,没有亲人知晓。是当地的乡亲们,为他收殓了尸首下葬。”
“我们只知道三舅牺牲在四川,但一直不知安葬在何处。我母亲87岁了,兄弟姐妹中只剩她一人还在世,想亲眼看到三舅的墓碑,是她毕生的愿望。”王盛虎说,感谢四川省宜宾市珙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南京市江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持之以恒的寻找,让他们在这个清明节到来之际,“寻亲”成功(具体寻亲经历本报之前已做报道)。也要感谢“红色文化看传承·为英烈寻亲”活动主办方,与四川珙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此次连线的“云祭扫”, 让他们得以寄托哀思,告慰烈士忠魂。“我和母亲商量了,有机会还要去珙县祭扫三舅的烈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