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楼医院举行的“5·12”护士节庆祝大会上,雕塑家陈建华捐赠了他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创作的雕塑作品《记“疫”2020》。
这件雕塑作品采用青铜铸造,通过热着色处理成白铜色效果,整体高1.95米,重109公斤。陈建华从构思、制胚、铸造到最后装配共用时3个月时间。
(为铜像做的泥胚)
雕塑中的人物原型来源于摄影师李晓飞拍摄的一张摄影图片,图片中主要人物是南京鼓楼医院老年病科305病区的护士顾倩。那天是2月13日,南京鼓楼医院第三批医疗队出征武汉,摄影师李晓飞在送行的队伍中,抓拍到这张图片。
(摄影师李晓飞作品《出征惜别》)
图片中人物的眼神深深触动了雕塑家陈建华,正在寻找抗疫题材的他决心以图片中的人物为原型,将视角集中于一名送别护士的眼神之上,创作一个雕塑作品。
由于雕塑和摄影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陈建华在创作过程中,发现照片中最打动人的是人物眼角噙着的泪花,而这恰恰是刻刀难以雕琢的。陈建华通过与摄影师和人物原型的深入交谈、沟通,将雕塑刻画的重点放在人物的眼神上,在泥胚阶段,眼神的修改达十几次。同时配合人物的体态,传递出新冠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内心特有的担忧、感动、坚定等等复杂的情感。
雕塑在人物胸像旁特别配置了抗击新冠疫情中一线医护人员使用的防护服、护目镜,它们将观赏者的思绪重新带回疫情发生后的严峻时刻。人物目视远方,神情凝重,她或许是一个正在送别战友的护士,时刻准备穿上防护设备出征;也可能是一个刚刚实施了一场生命救援的护士,经历了生死的瞬间,悲情和信念都写在她的眼神里。雕塑家陈建华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让更多人记住这属于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眼神,记住广大医务工作者敬畏生命、护佑生命的职业坚守。
接受雕塑的鼓楼医院对陈建华的捐赠表示感谢,他们将把这尊雕塑安置在医院的历史纪念馆内,让抗疫精神世代传承。
(雕塑《记“疫”2020》完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