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江苏省广电总台主办的江苏省第二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决赛,于6月11日在南京博物院小剧场精彩呈现。
(专业讲解员和志愿讲解员共同参加比赛)
经过60多天的精心准备,初选、复赛的多轮角逐,20名专业讲解员和20名志愿讲解员脱颖而出。记者注意到,与首届不同的是,今年举办的第二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在以传统革命故事为主的基础上,加入了小康、抗疫等现代故事,让“红色故事”中注入时代精神,引发更为广阔、深远的社会共鸣。
专业组>>
带着7个月大的宝宝来参赛
决赛中有一位特殊的选手,她叫许诺,这次是带着自己7个月大的宝宝一同来参赛的。“宝宝还没有断奶,就把他带来参赛了,照顾宝宝和准备比赛两件事碰到一起确实是很辛苦的,但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除了辣妈身份,许诺还是一名军嫂,因为丈夫工作的原因,她来到了镇江烈士陵园工作。“军嫂”的特殊身份,加上自己职业的特殊性,让她能够更加感同身受地去讲解红色历史和故事。
谈起自己的宝宝,许诺一脸幸福,她告诉记者,怀孕的时候自己仍然坚守在讲解工作岗位上,讲到动情之时,能够明显感觉到胎动。“我也希望宝宝从小耳濡目染红色文化,如果有机会的话,让他长大后能为传承红色精神多做一些事情。”
在所有选手中,朱建勇是为数不多的男选手之一。“我觉得能参加这次比赛很荣幸很幸运,我也看了下,专业组只有四个男生,他们实力都很强。在讲解员这个行业中,的确女生比男生多。”
问到他为什么会成为一名讲解员,朱建勇表示,他的出生地是“秉文村”,这个村庄就是以烈士方秉文的名字命名的,因此他心中的红色情怀更加深厚。“加上我小时候对革命题材的电影也特别感兴趣,种种因素让我加入到新四军纪念馆。我觉得从小耳濡目染故乡的红色文化,是我参赛的一个优势。”
志愿组>>
护士分享武汉战疫一线故事
记者还注意到,参赛队伍的结构化调整也成为本届大赛的亮点。此次参赛选手覆盖人群更广,不仅有全省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优秀讲解员,也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报名者参赛,涵盖志愿者服务团队、基层公务员、专业主持人、院校师生、退休干部、在“战疫”一线挺身而出的医护人员等。
刚刚从武汉战疫一线归来的护士任园园,又登上了红色故事宣讲大赛的舞台。任园园的父亲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大年三十开始就奋战在工作岗位,一直没有回家。刚过年,任园园也递交了请战书,临行武汉前,许久不见的父亲来为她送行,为她送来了合脚的鞋子。“告别的时候,爸爸只是拥抱了我一下,和我说了句,爸爸为你而骄傲。”
在比赛现场,她与大家分享了几个发生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我要帮两个阿姨戴鼻导管,但她们不让我戴,说等我出去之后自己戴,我知道她们是害怕感染我们医护工作者。阿姨还对我说了声,谢谢你徐护士,我当时还挺疑惑的,为什么叫我徐护士,后来和同事聊起来,才发现原来是因为我们的防护服上写的是徐州的‘徐’字。来参赛我觉得把我的这些亲身经历,和武汉人民互相关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特别有意义。”当任园园讲述这段医患之间守望相助的动情一幕时,台下的观众也湿润了眼眶。
吴鹏是徐州交通广播、徐州市应急广播的一名记者和主持人,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担任志愿讲解员。在他从业的十一年里,他以一名记者的身份,走过了徐州的乡村和城市;以一名主持人的身份,播出近千篇见证历史变迁的故事。
观众感言>>
红色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
记者发现,在现场有不少参加党建活动前来聆听的观众。一些观众表示,重温这些经典的红色故事,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受感动之余也倍感振奋,红色文化历久弥新,需要我们去传播、去传承。
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赵一心表示,在这个时代重新回顾历史,我们怎样把老一代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意义非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来的很多感人故事,体现出来的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其实就是一种革命精神的延续。
据悉,本次比赛分别评出“江苏省金牌讲解员”、“江苏省金牌志愿讲解员”、“江苏省优秀讲解员”、“江苏省优秀志愿讲解员”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