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人。自1935年的遵义会议到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在全党负总责的张闻天同志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由失败走向胜利,从西北一隅走向了全中国,完成了从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的转变。张闻天同志对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建树。尤其在党的统一战线策略方面,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他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统一战线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939年,张闻天和妻子刘英合影于延安
(一)
1935年11月13日,张闻天在瓦窑堡主持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他为会议做了结论,指出当前任务是“发动广大群众,打碎敌人进攻,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战”。为此,必须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策略。会后,张闻天写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新进攻与民族革命战争的紧迫》一文。这篇文章根据对现实形势的分析和“九一八”事变后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历史教训,强调指出:“在全国民众中间,不但在工人、农民与士兵中间,而且在中等社会甚至一部分上层社会与某些军阀中间,存在着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蒋介石的极大不满,不论这种不满的来源与动机有着怎样的不同。放在中国共产党前面的中心问题,就是经过怎样一些转变的环节,怎样灵活的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推动广大群众的不满到抗日反蒋的实际行动,并引导这些行为走上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的道路。”他还指出:“如果以为只要红军的力量,即足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这只是小孩幼稚意思。”因此,党必须寻找每个可能的同盟者,即使是动摇的、暂时的、不可靠的,“大胆推动一切抗日反蒋的力量到前线去。只有这样,红军才可以取得民族革命战争中领导者的地位,使民族革命战争得到最后的胜利。”红军抵达陕北还不到一个月,张闻天就把运用广泛统一战线策略,迎接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问题作为中心问题向全党提出,将统一战线策略问题提到全党工作中心的位置。
11月29日,张闻天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扩大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在会议“结论”中他强调指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上层下层的工作都真正要干”,“有时从上层开始,然后争取广大群众到反日战线上来”。
为了在党内进行策略转变的思想教育,张闻天于1935年12月1日写了《拥护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的抗日救国宣言》一文,这是一篇既有新意又较为系统阐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历史文献。
党中央到陕北以后,公开发布的关于统一战线的两个重要的历史文件,即以苏维埃政府和军委名义发布的《抗日救国宣言》(1935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改变对富农政策的决定》,都是由张闻天起草,征求毛泽东的意见后定稿的,这两个文件实际上均为不久召开的瓦窑堡会议做了党内思想上的准备。
瓦窑堡会议是在张闻天的主持下召开的。张闻天对这次会议的最大贡献,是他在讨论的基础上起草了瓦窑堡会议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决议》强调,必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认为“我们的任务,是在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的基本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这就是党的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因而《决议》确定改变对小资产阶级群众、知识分子、富农、民族资本家以及白军官兵的政策。
张闻天《关于抗日的人民统一战线的几个问题》一文的写作背景,是蒋介石在继续坚持对日妥协的同时又大举阻拦红军东征,故文章在强调日本,帝国主义是“最大敌人”的同时,仍然保留了 “抗日讨蒋”的提法。但文章认为“没有几百万白军官兵的参加,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将发生极大的困难”。实际上,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后来坚持争取“联蒋抗日”的认识基础。此外,这篇文章对“抗日人民阵线” 口号下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奠定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张闻天作为中共中央核心领导人之―,既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的酝酿、确立、发展、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又为贯彻执行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际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这一段光荣的历史上,张闻天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二)
张闻天对党的统一战线的伟大贡献涉及方方面面。主要是:
一、重视党的宗教政策 早在红军长征途中,张闻天就同周恩来、朱德等联名发布征粮政策,规定对喇嘛寺严禁征粮。1936年6月9日,张闻天为西征中关于教堂区域工作方针问题致电李富春,电文指出:“目前不必立刻在教堂区成立苏维埃,而首先成立救国会,把教堂弄得太红在目前对于我们是不利的,我们目前的方针是在使教堂区事实上成为我们与白区交通与通商的缓冲地带,对我们守善意中立的地带。”因此,我们“同那些神甫应该建立很好的友谊关系”,在“蒙民与教民中间应建立良好关系”。
二、要求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 早在1936年3月初,张闻天就曾致电博古转贸易局,要求“优待山西过来的贩盐商人”。定边、盐池是西北三边地区的重要工商业城镇。1936年6月,红军西征攻占这两个重镇之后,地方工作中就遇到一个如何对待商会的问题。对此,张闻天明确提出:“商会应使之公开存在,并尽量利用之以发展工商业。我们的问题是如何与商会建立良好关系,而不是改组商会组织,使小商人反对大商人。”同时,他还指出:“严禁工会工作人员用调查商人资本表的老方式,停止监督生产的老办法,彻底纠正工会工作中‘左’的经济主义的倾向。”他强调指出:我们对商人的政策还是要“给以更多的商业自由”。
三、争取哥老会 哥老会是中国秘密帮会之一,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对象。对于这个问题,早在1936年7月10日,张闻天就在讨论西征中解放的新区政策问题的会上表示:关于哥老会可以公开宣布允许它在苏区存在,只要不反对我们,也可以吸收它参加苏维埃工作,就是领袖人物也可以到苏维埃工作,使他脱离反动领袖,如此才更有力量。随后,中共中央于7月6日发出《关于争取哥老会的指示》。这个指示明确指出:“目前我们对于哥老会的策略,是在争取哥老会。”
四、实行民族自决的基本政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问题从来就是统一战线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早在1935年7月红军长征途中,张闻天就主持会议通过《告康藏西番民众书一一进行西藏民族革命运动的斗争纲领》。到陕北不久,张闻天就注意到开展民族工作。1937年5月1日,张闻天撰写了《我们对于民族统一纲领的意见》。在这篇文章中,他阐述了党的民族政策。这就是“对国内少数民族,则应承认他们民族自决权,根据平等互助的原则,巩固各个民族的联合。”坚决反对狭隘主义,即“必须揭破日本所提倡的大蒙古主义和大回族主义的帝国主义性质,发动在日本虎口下的满蒙民族同汉族联合,共同抗日。”
五、实行保护华侨的政策 侨务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张闻天在他起草的瓦窑堡会议决议中表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对海外华侨宣告,称赞他们历来帮助中国革命的爱国举动;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在全国胜利之日,即华侨得到彻底解放之时;一切国民党引导华侨沦于奴隶牛马的政策,均当彻底铲除,而代之以积极保护华侨的政策;在目前,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排斥驱逐的华侨同胞,苏维埃给予托庇的权利,并欢迎华侨资本家到苏区发展工商业。
六、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 对此,张闻天说: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宣告,一切同情于反日反卖国贼的知识分子,不问他们过去是否是国民党员,或在国民党政府工作,都能享受苏维埃政府的优待,苏维埃给予他们工作,救济他们的失业,给予他们发展文化、教育、艺术、科学及技术天才的机会。一切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贼国民党政府所驱逐、轻视与虐待的知识分子、文学家、技术人员与新闻记者,苏维埃给予托庇的权利,即一切这些人都可到苏区来。一切革命的知识分子、文学家、科学家、技术人员与新闻记者(不问他们的出身是地主、富农或资本家),苏维埃给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七、优待白军官兵的政策 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宣告,一切白军官长士兵,凡愿反日反卖国贼者,都有受苏维埃优待的权利。一切被国民党卖国政府所排斥裁遣的失业军人,苏维埃红军愿意给以工作。即使同红军作战者,一经解除武装,不问官兵,一律优待。其负伤者,一律医治。一切白军官兵愿意在红军服务,忠心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卖国贼之事业者,苏维埃给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八、放宽对民族工商业资本家的政策 张闻天明确表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用比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在双方有利的条件下,欢迎他们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领土内投资,开设工厂与商店,保护他们生命财产之安全,尽可能地减低租税条件,以发展中国的经济。在红军占领的地方,保护一切对反日卖国贼运动有利益的工商业,使得全国人民明白: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不但是政治上的自由,而且是发展中国工商业最好的地方。
九、转变对城乡小资产阶级的政策 张闻天指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宣告,愿意把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团结到自己的周围。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苏维埃愿意给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苏维埃尽自己的政策与权力所及去保护他们,苏维埃老早就废除了国民党军阀的一切苛捐杂税,宣布了有利于一切小生产者的统一累进税。
十、采取放弃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政策 在瓦窑堡会议上,他提出了对日本帝国主义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要利用他们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采取尽量争取的方针。1937年5月1日,张闻天撰文公开阐述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统一纲领的意见。他进一步指出:“我们愿意同英美法等国根据平等互助原则,订立太平洋集体安全制度或个别的互助公约。”这说明,当时张闻天不仅放弃了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口号,而且还有了与反日的帝国主义国家联合的思想。
十一、提出了上层统战工作与下层统战工作相结合 1937年6月,张闻天在党的白区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使上层统一战线与下层战线适当地配合起来。上层统一战线是必须的,它可以扩大统一战线本身的力量,同时便利于我们动员群众与组织群众的工作。”我们进行上层统战时,可以利用他们的每一允诺,每一合法的口号,提出积极的主张,组织群众,以求得下层统战的发展。在涉及具体的白军工作时,张闻天强调二者兼顾。并指出,要争取白军官兵到抗日战线上来,就要使上层的统一战线与下层的统一战线同时并进与互相配合。
十二、转变肃反政策 1936年8月25日,张闻天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肃反工作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张闻天指出:我们肃反工作的转变,主要是要使之适合于民族革命的形势和策略。“我们转变的目的,不是违反过去保卫苏维埃与红军原则,而是为着保卫苏维埃红军的力量,使之更适合在民族革命中起领导作用。”因此,对一些只是对苏维埃的工作表示消极和不同意见的,而不是属于反革命的,应采取宽大,引导使之到抗日方面来。总之,张闻天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些具体政策的规定,极大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党的统一战线策略的基本经验与基本理论,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的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张闻天同志对党的伟大贡献,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伟大的丰碑,正如江泽民总书记给刘英同志的信中所评价的那样:“闻天同志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的不朽历史贡献,他对共产主义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家的宽广胸怀和学问家的谨严风范,他为人民利益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崇高品德,他深入实际,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