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我由福建家乡到上海找工作。一个同乡介绍我到安徽宣城京赣铁路工程局工作。在宣城大约工作了3个月。为了寻找党组织,我经常注意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报和申报。看到蒋介石庐山谈话的调子变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9月中旬,我看到报上登了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成立,叶剑英同志负责的消息后,兴奋得一夜都睡不着觉,第二天即请假到南京去寻找组织。到南京后,不知到哪里去找办事处,后来请一个在国民政府外交部工作的同乡打电话问到了八路军办事处的电话号码。我打电话到办事处,接电话的是副官吴志坚同志。我在电话中向吴志坚说明了自己的身份,他告诉我办事处在傅厚岗。我到办事处以后遇到钱之光、博古和李克农等同志。李克农问清我是怎么到南京来的,要我写个书面材料,并问我有什么要求。我提出要到延安去,李克农同志要我留下工作。他说:办事处很需要人。我在福建时与钱之光同志很熟,在一起工作过,所以我就留下工作。开始我住在旅馆里,分配在新华日报社筹备处当会计。新华日报社当时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编辑部,由潘梓年负总责,另外还有章汉夫、徐迈进,吴敏(杨放之)等;另一部分是经理部,由钱之光负责,寿乐情(寿松涛)、李培之和我也在经理部工作。报社在中山路上,具体是几号我记不清了。我住在报社,钱之光同志住在办事处。我在报社工作了两个月左右。上海失守以后时局非常紧张,报纸也无法出版,报馆里买了许多纸张和其他物资,组织上派我和史唯然为押车副官,把物资送到西安去。从浦口到西安走了7天7夜。下关的码头工人替我们搬运货物装船过江,工人们只肯收一半搬运费。八路军抗日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工人们讲:“拥护抗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火车到河南兰封时,遇上敌机轰炸,炸弹失灵没有爆炸,我们才幸免。到了西安,把货物交给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钱之光同志来电报告诉我们南京办事处已迁至武汉,要我们完成任务后立即去武汉。我到西安的第二天遇到毛泽民同志由上海来,我们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了,他请我和曹根全同志到一家湖南饭馆吃饭,饭后还在照相馆合拍了一张照片留念。
我从西安到汉口没有再回报馆,被分配到办事处任经理科科长。经理科的主要任务是领饷、采购。在南京时由钱之光去领军饷,到武汉后就由我去领饷。到军需署领饷的手续很繁,要填写五联单,盖十七个图章。军饷领出后先存银行,还可拿到利息。
在南京和武汉,除领军饷外还领过一部分枪支。发枪支弹药的单位是兵工署,署长是俞大维。
武汉办事处撤退时,国民政府的军需署迁到衡阳乡下,所以钱之光处长和我也跟到衡阳,便于领军饷。
(薛国愿、徐雯根据1983年6月24日访问记录整理)
来源:《抗战初期的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