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来好消息!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会同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组织开展的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中,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申报的“大力弘扬雨花英烈精神 推动红色文旅创新发展——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啦!
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发挥红色旅游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功能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积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会同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于今年8月组织开展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经各地推荐申报、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从177个申报案例中,遴选出60个典型案例。
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自2004年以来,中办、国办先后印发三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制定发布了包含300处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的统筹协调下,各部门、各地方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深化内涵挖掘、加强宣传推广,并结合重要历史契机、重大活动等,推出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发挥了重要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并在促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入选啦!
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接待观众约600万人次。
近年来,南京市相关部门及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大力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推动红色文旅创新发展:
倾力建设新时代红色文旅研究阵地
1、打造专业平台
成立南京雨花英烈研究会,每年举办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成立新型智库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重点在学术研究、理论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
2、强化史料编研
推出《雨花英烈史料丛书》,涵盖家书、文集、诗词、日记、口述史等分册,真实还原了烈士崇高形象。编写《雨花英烈精神》《雨花英烈精神解读》《初心永恒——雨花英烈话语解读》等书籍。
3、广泛开展征集
启动雨花英烈文物史料征集“红星计划”,实施首次境外史料征集,赴俄罗斯等国查找到一批珍贵的雨花英烈档案资料。抢救性开展雨花英烈近亲属口述史征集,完成了对60余位烈士亲属的采访,足迹遍布近20个省份。
着力打造新时代红色文旅教育品牌
1、打造党性教育品牌
成立雨花台干部学院,充分挖掘利用全市党史国史教育资源,打造独具南京特色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2019年3月学院新校区正式启用,标志着学院发展进入新阶段,全年接待220多个培训班、近15000人次。
2、打造主题教育品牌
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出“初心之光——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入党的雨花英烈”专题展,面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革命传统教育,主题教育期间累计接待团体1500多批次、12万多人次。
3、打造宣讲教育品牌
按照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江苏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行动方案》,雨花台烈士陵园申报了“江苏省红色讲解员培训基地”,积极扩大雨花台宣讲教育品牌的影响力。精心打造雨花英烈精神宣讲团,推动雨花英烈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让固定的教育基地成为流动的教育课堂。自2019年3月启动以来,已开展宣讲50多场,受众12万余人次。
4、打造社会教育品牌
组建“小雨滴”志愿服务队,荣获第四届江苏志愿服务交流展示会优秀项目银奖。发起建立全国雨花英烈纪念地联席会议制度,已发展26家成员单位。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节日,积极配合省市有关部门举办青少年凭吊革命先烈、青年主题团日、向雨花台烈士敬献花篮等大型纪念活动。
大力创新新时代红色文旅宣传形式
1、推出精品主题展览
开展雨花英烈事迹全国高校巡展,共举办80多场,受众达30多万人次。策划推出“革命战士别样风采——雨花英烈文学艺术作品展”等一大批专题展。
2、创作文学艺术精品
联合省市有关部门共同创作拍摄文献纪录片《雨花台》《致未来书》和撰写出版《雨花台烈士传丛书》等作品,生动再现了烈士光辉事迹。参与创作大型史诗话剧《雨花台》、系列歌曲《信仰之歌——雨花颂》、纪实文学丛书《雨花忠魂》。话剧《雨花台》在全国高校巡演超过130场,观众多达15万人次,并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3、搭建网络教育平台
将南京市165个红色文旅资源点进行整合,建设上线“中国南京红色在线”——南京红色文旅资源展示和利用平台,打造南京红色资源联盟、新媒体红色文化传播联盟、红色志愿者联盟。
努力拓展新时代红色文旅建设载体
1、提档升级纪念设施
实施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新一轮展陈改造。
2、强化革命文物保护
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对各项指标进行优化,提升展务管理水平和文物藏品保管条件。
3、打造一流陵园景观
实施核心区景观提升改造,进一步突显了红色纪念元素。从提升现场教学点及教学线路景观着手,建设与红色文旅有机结合的园林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