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灭的记忆——漫步南京红色文化景点

发布时间:2020-10-30 10:25 来源:国防军事体育

1.jpg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的积淀,不仅赋予了南京“博爱之都”的内涵,也留下了一处处时光的痕迹。跟着小编来看看南京主要红色景点,一起重温历史吧。

  1.雨花台烈士陵园

  雨花台烈士陵园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成为《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要革命纪念遗址之一。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成千累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雨花台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先烈英灵,在雨花台上建造了这座占地面积达1.14平方千米的烈士陵园。

2.jpg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碑名和前面烈士纪念馆的馆名都是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建成于1989年,位于占地面积5010平方米的雨花台主峰广场上,由纪念碑、碑廊、地下大厅三部分组成。纪念碑为花岗岩贴面,高42.3米,寓意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纪念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构成,碑额似红旗如火炬;碑身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有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写、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写的碑文;碑座前立有一尊高5.5米、重约5吨以"宁死不屈"为主题的青铜圆雕。

3.jpg

4.jpg

5.jpg

6.jpg  

  2.渡江胜利纪念碑

  为了纪念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这一伟大历史功绩,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9年筹建渡江胜利纪念碑,并于南京下关区(今鼓楼区)热河路广场树立奠基碑,1979年4月23日,渡江胜利纪念碑正式落成,纪念碑呈双帆船形,碑座为紫绛色船体,远远望去,整座纪念碑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舰。白色双帆正中悬挂一枚直径2.5米,重约400公斤的铜质渡江纪念章。碑座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渡江胜利纪念碑”,背面镌刻毛泽东手迹《七律·人民解放军占南京》。

7.jpg

8.jpg

  (纪念碑一侧镌刻解放军英勇作战场景)

9.jpg

  (纪念碑另一侧镌刻南京人民欢迎解放军入城场景)

10.jpg

  3.渡江胜利纪念馆

  1984年~2009年,旧渡江胜利纪念馆一直位于挹江门城楼之上。挹江门开辟于1921年,原称为海陵门。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从挹江门入城的。挹江门城楼是目前南京保存较为完好的城楼之一,现作为渡江胜利纪念馆资料研究、文物征集、渡江老战士交流和临时展厅。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纪念馆外貌)

15.jpg

16.jpg

17.jpg

(馆藏画作)

4.梅园新村纪念馆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城东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街道两侧,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属于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这里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

  历史沿革

  1946年5月3日,中共代表团迁来南京,驻在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

  1947年3月7日,中共代表团撤返延安,所留房屋财产委托民盟代管。

  1947年11月,民盟被迫解散,房屋财产被国民党南京市政府劫收。

  1950年5月,由南京市文保会接受保管。

  1961年,初步建成“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办公原址纪念馆”,并对内开放。

  1977年11月,南京市委正式批复将原址定名为“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并对外开放。

  1990年1月8日,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史料陈列馆开馆。

  1990年7月1日,周恩来全身铜像落成。

  1998年2月21日,周恩来图书馆开馆。

18.jpg

  (周恩来铜像)

  周恩来铜像位于露天庭院的正面墙前,高3.2米,重900公斤,神、形兼备,以周恩来同志当年步出梅园新村30号大门的照片为原型,表现出周恩来坚定、沉着、机智、从容的革命家形象。铜像背后树立着高大的汉白玉拱门,在接近铜像处有一组铁花拱圈门头线,是以中共代表团原址30号大门为原型,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设计的,使参观者倍感亲切熟悉,依稀如见周恩来在龙潭虎穴中,谈笑风生出入梅园、紧张工作的情景。

5.梅园新村30号

  梅园新村30号是周恩来、邓颖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有二层楼房3幢,共18间,占地面积431.75平方米,建筑面积361.1平方米。主楼楼下有办公室、会客室、卧室、餐室等,楼上设有机要科等。为防止特务的监视和破坏,中共代表团将院墙加高了一倍,并在传达室和后边西晒台上各加盖了一层小楼。院内的翠柏、石榴、铁枝海棠、葡萄和蔷蔽都是当年中共代表团留下的。整个院内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19.jpg

  (梅园新村35外貌)

20.jpg

  (内部办公室)

21.jpg

  梅园新村35号

  梅园新村35号是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钱瑛等同志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有砖木二层楼房1幢,砖木平房2座,共11间,占地面积155.25平方米。建筑面积192.1平方米。楼房楼下是董必武、廖承志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楼上是李维汉、钱瑛办公和居住的地方。中共代表团为了工作的方便与安全,将与梅园新村 31号特务监视站相通的原有大门堵死,在东边开了一个小门,与梅园新村30号相通,并在小院内两边加盖了两座小平房,以此挡住31号特务的视线。东边平房是政策研究室办公室,西边平房是警卫室。

22.jpg

(梅园新村35号外貌)

23.jpg

  (内部办公室)

  梅园新村17号

  梅园新村17号是中共代表团办事机构的所在地,有砖木三层楼房1幢,二层楼房2幢,砖木平房2座,共29间,占地502.13平方米,建筑面积725平方米。其中,北边一幢楼房是中共代表团办事机构。楼下设有小会议室、新闻组、抄报室、第十八集团军驻京办事处处长办公室,楼上设有电讯组、外事组、军事组、党派组和妇女组。南边楼房是中共代表团到南京后加盖的。楼上是工作人员的宿舍,楼下是饭厅,中共代表团常在这里举行大型记者招待会。

24.jpg

  (梅园新村17号外貌)

25.jpg

  (中共代表团在宁谈判期间使用的汽车)

【责任编辑:赵雅琦】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