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朱二先生舍子救伤员

发布时间:2020-11-06 10:09 来源:龙虎网

  在抗日战争中,竹镇群众不甘心做亡国奴,便采取各种形式,积极配合新四军进行反抗,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20201014045442586.jpg

  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中陈列了一张新四军唯一一张颁发给农民的奖状(复印件),这是为表彰朱二先生舍子救伤员的崇高精神而特地颁发的。在牯牛山战斗中,新四军某连5班高班长被子弹击中腿部,身受重伤,倒在荒野中,被竹镇桃花坞村民朱二先生之子朱祝明发现。他冒着“通匪”被杀头的危险,毅然将高班长背回,藏在宅旁草丛中。朱二先生全家每天给高班长送饭送水,敷药疗伤,悉心照料。但因缺医少药,高班长伤口日趋恶化。朱二先生多方探访,得知距镇西南10余里的薛集,有新四军部队,便决定将高班长送回部队疗伤。3月27日深夜,朱二先生带领老伴、儿子、儿媳,用木板抬着高班长沿僻静小道向薛集前进。抬到西大桥时,遇到两个巡夜的国民党便衣特务,引起怀疑,截住盘问。朱二先生一口咬定高是自己的大儿子,因请兽医给猪看病,不幸被流弹击中腿部,是抬往荷花庄请刘爷治伤的。两便衣要朱二先生在竹镇找人取保,朱二先生毫不犹豫地叫其子朱祝明跟随便衣找保。待两特务离开之后,朱二先生迅速与老伴、儿媳抬起高班长,飞快地向薛集跑去。高班长得救了,而朱祝明却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毒打和拷问,险些丢了性命。直到3月31日,新四军取得半塔保卫战全面胜利,重新打回竹镇后,朱祝明才得救。朱二先生舍子救新四军伤员的英勇事迹在竹镇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感人致深。五支队政治部出版的《先锋报》以“值得表扬的老百姓”为题,报道了这一动人事迹。五支队司令部、政治部颁发了罗炳辉亲自签署的奖状,由六合县工委书记李代耕亲送朱二先生家中(奖状见印影件)。

  1946年,新四军北撤后,朱二先生已去世。国民党竹镇区长张仲甫,将朱二先生老伴和儿子朱祝明抓去,严刑拷打,逼其交出这张奖状。朱氏母子咬紧牙关,推说兵荒马乱,早已不知下落。张宗甫用尽办法也未能得逞。1959年,朱祝明母子将这张保存完好、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郑重地交给国家。该奖状原件保存在南京博物馆内,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文物。

  ——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讲解员 黄丹丹

【责任编辑:赵雅琦】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