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百年雨花魂|他组织打响 “江南农民暴动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0-12-28 12:31 来源:南京日报

  “亲爱的弟弟妹妹: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1928年9月27日是中秋佳节。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年仅24岁的雨花英烈史砚芬却倒在了雨花台的刑场上。他的内衣口袋里,揣着两封血迹斑斑的遗书,其中一封是他写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

  史砚芬1904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同年秋任共青团宜兴县委书记。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此后,中共江苏省委认真贯彻八七会议指示,在省内积极部署从苏南到苏北的农民暴动。

  此时的宜兴正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史砚芬不畏艰险,以共青团员为骨干,积极组织领导宜兴农民暴动。1927年11月,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宜兴农民暴动打响江南农民暴动第一枪。这场暴动的副总指挥就是史砚芬。因敌我力量悬殊,暴动遭到敌人的残酷镇压。

  宜兴暴动失败后,史砚芬的处境变得十分危险。尽管斗争环境险恶,但史砚芬谢绝了家人让他到外省工作的好意,坚持“这里的工作更需要自己,决不远走他乡”。不久后,史砚芬被任命为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从此,他活跃在南京各大高校内外,组织大学团组织开展革命斗争。

  1928年5月,史砚芬在南京台城召集共青团中央大学支部会议时不幸被捕,敌人以“意图颠覆党国”为名判处他死刑。史砚芬的狱中难友贺瑞麟在《死前日记》里记录了史砚芬行刑当天的情景:“砚芬临行时……他第一个先出去,神气最安逸……砚芬临去时,向我们行一个敬礼……‘再会’”。

  史砚芬早年父母就过世了,他一直担负着教养弟弟妹妹的责任。当他预感自己不久于人世时,给他们留下了两封信。信中除了有对年幼弟妹的不舍和眷恋,更多的是献身革命事业的坚定立场和对革命事业必定成功的坚定信心。他写道:“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行,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

【责任编辑:赵雅琦】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