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京历史画卷】马克思主义在南京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1-01-19 09:00 来源:南京党史

  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进步知识界生根萌芽。五四运动后,南京同全国各地一样,迅速形成一个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包括各种思潮的波澜壮阔的思想运动。当时,南京的一些进步学生社团纷纷创办刊物,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南京学生联合会创办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少年中国学会创办的《少年世界》及南京高师进步学生创办的《少年社会》等。这些刊物均刊载过介绍苏俄、国际工人运动情况或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特别是1919年8月《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第50至52期上连载的张闻天(时为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学生)撰写的《社会问题》一文,不仅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还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十条纲领,成为南京地区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声。尽管由于历史局限,该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阐释还不够系统准确,但对于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杨贤江、沈泽民和杨杏佛等也是这一时期南京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代表。

微信图片_20210119100916.jpg

(《劳动音》)

微信图片_20210119100913.jpg

(张闻天)

微信图片_20210119100910.jpg

(沈泽民)

  1920年春夏,在南京高师任职的杨贤江发起组织了秘密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同时进步知识分子走出书斋,深入社会开展调查,启发工人觉悟,鼓动他们起来斗争。莫如、钱杏邨(阿英)、怪君(柯庆施)等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写出了《南京劳动状况》《南京胶皮车夫的状况》《南京人力车夫底生活状况》等,控诉资本家的残酷压迫,呼吁工人奋起反抗。同年12月2日,南京发生机织工人为“饭碗问题”捣毁省议会的事件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联络各校进步青年请杨杏佛作了《教育与劳动问题》的演讲,他号召青年“要像马克思那样,养成牺牲的精神,为人类谋幸福”。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尝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南京地区的传播。此后,进步青年们一方面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一方面通过组织同乡会、读书会、演讲会等引导广大青年学习革命理论,向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并通过散发传单等方式,宣传劳工神圣,鼓动工人罢工。1921年六七月间,南京先后发生多次罢工,均取得了一定的胜利。1922年5月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为更加有效地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扩大社会主义的思想影响,成立了公开的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组织团员和进步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研究、探讨中国现实问题。许多青年在研究会中学习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

微信图片_20210119100858.jpg

(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附属中学校门)

  但是,作为北洋军阀在东南的反动统治中心,加上顽固的封建文化势力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南京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反动军阀视马克思主义为“洪水猛兽”“异端邪说”,制定出所谓取缔宣传过激主义的法案,严令查禁《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进步刊物,对销售进步书刊的书店进行搜查。进步人士以多种方式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许多进步书刊仍在暗中悄悄流传。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南京的先进分子、进步青年在学校中充分利用壁报、宣传栏、宣传品、报告会等形式,同国家主义派、复古派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派别进行斗争,结社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并投身工人运动。在斗争过程中,部分原先热衷于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复古主义的人,逐渐抛弃这些思想转而学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也有少数曾一度热衷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因与马克思主义在根本观点上产生分歧而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微信图片_20210119100854.jpg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校门)

【责任编辑:赵雅琦】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