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小学生 全国首套进校园雨花英烈精神读本9月与你见面

发布时间:2021-03-12 09:00 来源:交汇点

  今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对于南京来说,如何让雨花英烈精神在中小学中传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记者从3月11日召开的《传承——雨花英烈精神读本》专家研讨会上获悉,为未成年人量身打造的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的读本即将在今年9月与南京中小学生见面,这是全国首套走进中小学校园的雨花英烈精神读本。

微信图片_20210311172823.png

  《读本》分为小学版和中学版,不仅讲述雨花英烈用青春践行崇高家国情怀的英勇事迹,还阐述了雨花英烈精神丰富的内涵,积极与青少年建立共生共长的关系。同时,《读本》根据读者的认知特点,从1519位留下姓名的雨花英烈中选择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罗嫣才是小学版读本的主编。她告诉记者,小学版图文并茂,选取与小学生读者年龄相仿的16位雨花英烈,通过“勤学习、练本领”“炼意志、勇担当”等四个章节勾勒出雨花英烈优秀精神文化的主干。在中学版上,记者了解到《读本》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27位雨花英烈,分为雨花英烈精神的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五个章节,通过理论解读和平实地阐述真实事迹,让青年学生自然地感悟雨花英烈精神的动人之处。

  作为《读本》编创团队的重要参与者,南京市教育局原局长吴晓茅表示,在当今时代青少年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灌输正能量尤为重要。《读本》从策划到目前书稿的形成符合青少年心智水平。同时,《读本》里图文并茂以及以学生活动为载体的呈现符合当下教育的新环境。他建议《读本》创作团队需要在内容针对性以及教育时效性上再下“功夫”。

  “在和平年代,我们需要以孩子生长发展需求角度来认识雨花英烈精神,共产党人的信仰以及责任在今天来说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一本读本能走进校园,说明很重要。《读本》出版走进校园,我们如何能用好它?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创作团队琢磨思考。”吴晓茅说。

  江苏省委党史工办副主任吴魁隆建议,《读本》在内容上要把握准确度,经得起推敲;在叙述上要平实,语言表述上要朴实。此外,对于英烈的画像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画像,《读本》的画工创作功底需要十分扎实。

  南京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闫正伟表示,《读本》的编写对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尤其是党史教育,增强青少年的使命意识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读本》分为小学版和中学版,差异化的创作值得点赞。不过,小学一到六年级本身就存在认知以及接受程度的差异。他希望《读本》的创作团队在如何更贴近孩子认知上可以再更深层次打磨。

  据悉,《读本》由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共同策划。其中,活动设置结合了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和综合实践课程的要求,引导学生们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实践中传承雨花英烈精神。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