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大会堂”到“人民大会堂” 这里见证了“人民”的崛起

发布时间:2021-03-29 10:12 来源:南京日报

  3月25日,新街口街道、香铺营社区、江苏省烟草专卖局等单位的党员,在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国民大会堂旧址。 玄萱供图

  南京人民大会堂资料图片。玄宣供图

  3月25日,党员们上完党课后参观南京人民大会堂,传承革命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红门黄砖,古朴雄浑。坐落在玄武区长江路264号的南京人民大会堂,是如今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会议,举行文艺演出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同样也是国民大会堂旧址。1949年5月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以及中共地下党组织成员在此举行了会师大典,国民大会堂也正式更名为“人民大会堂”。

  本月25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追寻红色足迹·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行动”第十一站来到南京人民大会堂。新街口街道党工委、香铺营社区党委、江苏省烟草局机关党委、南京人民大会堂党总支、红庙商家党员自治联盟近80名党员来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党史国史,传承革命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红色档案

  解放军与中共地下党组织会师地

  人民大会堂,位于长江路264号,原名国民大会堂,现为南京人民大会堂,1949年5月1日,解放军与中共地下党组织会师大会召开于此。

  1935年9月,孔祥熙等5人提议,建筑国民大会堂,并供国立戏剧音乐院和美术陈列馆共用,既可作剧场,又可作会场。1936年5月5日,国民大会堂正式竣工,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是民国时期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大会堂。大会堂主北南,左右对称、主体建筑地上4层,地下一层,分前厅、剧场、表演台3部分,其造型于西方近代剧院风格,但在檐口、门厅、雨篷等处,都巧妙地运用了民族风格的装饰。

  1943年冬天,中共南京地下组织领导爱国进步学生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清毒”运动,其主要发生地就在国民大会堂门前的广场。

  1946年11月15日,“国大”正式召开, 1381名代表出席会议。因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共产党和民盟的代表都拒绝参加。1948年3月29日,国民党“行宪国大”在国民大会堂召开,上演了一场选举总统的闹剧。由于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各派系明争暗斗。4月19日,蒋介石当选总统,而副总统的选举,经过4轮投票,李宗仁才险胜孙科。

  1949年5月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代表以及中共地下党组织成员,共计3000余人在此举行了会师大典,第二、三野战军及中共华东局、上海局领导刘伯承、邓小平、饶漱石、陈毅、刘晓等参加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会上宣布,经中共中央批准,新的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成立。会议持续约5个小时,直到次日凌晨才结束。会议之前,大会堂门口上方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手书的“国民大会堂”几个字,换为“人民大会堂”。

  沧桑巨变

  谱写百姓生活幸福画卷

  从“国民大会堂”,到“人民大会堂”,这幢红色建筑是“人民”崛起的见证者。步入新时代,玄武区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工作实效回应群众关切,在中心城区奏响了百姓生活乐章。

  在教育领域,打造11所初中和小学新名校,深化40个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在社会保障领域,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落实困难人群就业政策;在养老服务领域,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喘息服务,提高全区养老服务水平……

  2021年玄武区“两会”上,玄武区人大代表票决选出10件民生实事项目,切实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据统计,截至去年底,玄武区已累计完成100件民生实事项目,在教育、医疗、养老、人居环境等方面综合发力,切实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我在新街口住了30多年,看着这里变得越来越好,居民生活也越过越幸福。”家住香铺营社区的居民周宏生说。棚户区拆除改造后,变成设施配套完善的单元楼;有历史底蕴的老旧建筑,修缮后变成网红景点;小区、道路整治后,环境改善出行便利。

  除了硬件设施提档外,随着新街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启用,教育服务、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等领域纷纷开展了多姿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香铺营社区构建“家立方”服务体系,让高龄老人在社区有了“家”;成贤街社区组织成贤诗词歌赋社,文艺爱好者有了挥毫泼墨的平台;长江路社区与文博场馆联建,居民走进江宁织造博物馆看展览观演出。

  更有一批党员志愿者、居民骨干挺身而出,身穿红马甲,活跃在疫情防控、垃圾分类、文明创建、敬老慰小等多个领域,成为社区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共同谱写居民生活幸福画卷。

  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胜利记忆

  传承红色血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以史鉴今不忘初心。3月25日下午,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新街口街道党工委、香铺营社区党委、江苏省烟草专卖局机关党委、南京人民大会堂党总支、红庙商家党员自治联盟近80名党员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中国共产党从立党之初仅有几十名党员发展到拥有468.1万个基层党组织和9191.4万名党员的大党,是因为有信仰和意志支撑,有目标和方向引领,有勇气和力量加持。大有大的格局,大有大的担当……”活动现场,南师大“红旗宣讲团”成员郑文洁作主题为“革命精神传承”的专题党课。

  党课结束后,党员们走进大会堂的内部感受这座民国建筑的历史沧桑和时代魅力。楼梯、过道、座椅等细节部分依然保持着民国时期的模样,文化长廊悬挂着上百张的历史照片,当年定制的保温水桶、老茶壶、演讲台等老物件一一映入眼帘。

  “人民大会堂建成八十余年之久,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许多重要会议与演出,都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中共地下党组织成员会师大会所在地。”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中,会师大会的胜利场景仿佛重现在大家眼前。

  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每一段革命故事、每一处红色印迹都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一个信仰熔铸点。聆听百年党史回声是精神的洗礼,也应成为奋进新征程的奠基。让党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从党的非凡历程中读懂强党之路、民族复兴之路,才能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加牢记初心使命。

  牢记初心使命

  让百年党史照亮新征程

  姬智(新街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学习党史不仅仅是今天这一场学习,更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我们要多问自己学会了什么,学懂了什么,学通了什么,悟到了什么,结合学习到的党史知识,把自己的所思所悟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扎根基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贡献一份力量。

  许艾芳(香铺营社区党委书记):经过这段时间党史学习教育,结合今天主题党日活动的所见所闻,我真切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实属不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要坚定跟党走,和社区党员一道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辖区居民提供最优的服务。

  周海亮(省烟草公司党建处副处长):真正了解过去才能正确认识现在,正确认识现在才能科学把握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好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就是希望并要求我们全体党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百年奋斗史让我们明白党领导人民进行浴血奋战建设起来的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要把学党史作为必修课、终身课,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发扬好、传承好,把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弘扬好,把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出的热情转换为信心和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于翠玉(香铺营社区党员):学习了党的百年历史,很受教育与鼓舞。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充分证明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对了。作为退休老党员应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退休不退志,继续发挥余热,增添正能量。

  周宏生(香铺营社区党员):我是一名退休党员,今天的党史学习教育让我感受很深。百年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形成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谱系,激发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如今,我们正迈步走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我们年龄虽然大,但共产党员初心使命决不能丢。“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得到启迪,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