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充分发挥“桥头堡”“排头兵”的作用,积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从“示范带动、守正创新、知行合一”三个方面着眼,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一线“活”起来,引导全街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上务求实效、在“悟”上入脑入心、在“干”上担当作为。
示范带动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5月8日下午,泰山街道2021年“繁星”宣讲团遴选活动拉开序幕,来自机关、社区、社会组织的15名“百姓名嘴”参加了此次遴选,他(她)们围绕百年党史、社会治理、身边故事等多方面进行宣讲,经过激烈角逐,最终11名成员脱颖而出。随着2021年“繁星”宣讲团的成立,内容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已经在泰山街道全面展开。
让基层党员干部、先进模范和优秀企业代表进行宣讲,能够起到更好的带动作用。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街道变“一人一桌、一讲到底”的宣讲模式为 “百姓名嘴+‘致初心’红色宣讲文艺团+‘繁星’宣讲团”组团格局。宣讲团成员进小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开展“四进”理论宣讲20余场次,大华社区邀请“百姓名嘴”王方大讲述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亲身经历;“致初心”红色宣讲文艺团成员蔡晓鸣以诗朗诵形式为街道、社区党员讲述了王荷波的革命故事;“繁星”宣讲团成员方书云以亲身经历向社区党员讲述了自己初心不改、永远跟党走的从教故事,增强了基层宣讲的感染力,也把党史学习教育送到党员群众“家门口”。
如果说“专家宣讲”课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那么“理论学习”课就解决怎么学的问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环节,街道把领导班子学党史作为“关键一课”,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自4月中旬起,街道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五点钟课堂”,组织班子成员、各支部党员,利用每周工作日下午5点至6点集中观看党史教育片, 现已集中学习17次,参学率70%以上;同时组织“半月学谈会”专题学习,结合街道党政半月例会和党工委会,以会前或会后1小时,组织班子成员集中学习指定书目并交流心得体会,有效地利用好“碎片化时间”保证党史学习教育学得实、学得精。
守正创新
助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积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在泰山街道已经掀起了热潮,形成了特色。
“国不可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4月上旬,泰山街道组织机关、社区、企业党员代表观看大型史诗话剧《雨花台》,让街道党员干部更加直观、深入地感受雨花英烈不畏牺牲、慷慨赴死的革命豪情,唤起思想上的共鸣,将剧中所展现的革命精神转化为新时代使命担当的行动力。
4月23日,在美丽的滨江岸线,千余名来自街道机关、社区、“桥北商圈红色联盟”的党员代表,开展了“泰山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健步走”主题活动,在强身健体中重温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感受新区变化,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勇于实践担当的精神堡垒,也为党史学习教育创新了形式。
在南京长江大桥桥史馆,曾经参加长江大桥建设的“桥一代”——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原潜水工、铆工西狱高,向街道机关、社区党员代表讲述了他参加大桥建设的亲身经历,“工地上面同志们的干劲都是热火朝天,当时我主要在四处潜水班工作,一听说二处临时需要支援,我二话没说就去了,参加钢浮筒切割。”
观影片,让党史学习有深度;走健步,让党史学习有力度;讲故事,让党史学习有温度……
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更是进一步助力街道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街道依托“微行泰山”微信公众号,持续发布“党史云课堂”学习栏目,目前已发布“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等7期学习内容,形成党史学习教育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格局,让党员干部随时能够在线汲取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养分。
知行合一
聚焦党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泰山街道在认真做好“学”的文章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抓实党史学习教育“落脚点”。
4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热线进小区·一网解民忧”活动在江北新区泰山街道江月府小区内举行。说它特别,是因为活动现场并没有一部真正的热线,但是面对居民的现场咨询和反映情况,从街道书记到社区网格员都成了“现场接线员”,本着“先解决问题再说”的原则,一桩桩居民的“烦心事”“忧心事”迎刃而解,即便是一些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居民也得到了确切的答复,并明确了后期联系人。
针对活动中收到的居民现场咨询和反映的27件问题诉求,现场解决7件,其余均明确了责任人和解决时间。作为街道“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一项重要内容,“热线进小区 一网解民忧”活动将一直持续到7月底,街道的所有班子成员都分别对接一个社区,每周都会到相应的小区和网格,面对面为民办实事。
“热线进小区·一网解民忧”活动只是泰山街道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利用党史学习教育契机,街道、社区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要求,充分发挥“家门口”的服务作用以及社企共建力量,组织开展送学上门、爱心义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青春暖夕阳、新冠疫苗接种等30余场“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约2.8万人次。扩容“家门口”代办服务由17项增至35项,让“家门口”服务体系更加精细化、多元化。
为了进一步聚焦党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街道各社区针对辖区内行动不便、身体状况欠佳的年老体弱党员,以139个网格党支部为单位,由支部年轻党员、网格员结合定期入户走访,以及开展帮办、代办、上门办的服务契机,向老党员送上《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学习书目,方便老党员及时通过阅读学党史。在走访过程中,年轻党员和网格员还通过与老党员交谈,听取诉求建议,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随着泰山街道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持续推进,不仅让居民百姓从基层党史学习教育中收获理论知识,而且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共服务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让全街道党史学习教育达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