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两浦铁路工人“七二”大罢工发生地浦口火车站旧址

发布时间:2021-05-27 08:55 来源:南京日报

  三层高的英式大楼、直通月台的单柱伞形长廊、连接轮渡码头的拱形雨廊……浦口火车站这些极具年代感的建筑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气息。

  1918年,朱自清去北京上学,在浦口火车站与父亲话别,写下了散文名篇《背影》;1929年5月,孙中山灵柩由当时的北平运抵浦口火车站,过江至中山陵……名人和伟人的印记,给浦口火车站增添了传奇色彩。浦口火车站的历史记忆绝不仅仅是这些,1948年,这里还见证了轰轰烈烈的两浦铁路工人“七二”大罢工。

  5月25日上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追寻红色足迹·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行动”第二十四站来到浦口火车站,来自航天信息江苏有限公司第一党支部和泰山街道大华社区党委第三网格片区党支部的40余名党员,追寻先辈足迹、感受发展脉搏,见证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参加活动的党员们在浦口火车站旧址前合影。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摄


  参加活动的党员们在浦口火车站旧址前合影。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摄

  红色档案

  6000人大罢工,破坏敌人军运计划

  浦口火车站是南京近代铁路工业的重要见证。火车站始建于1908年,1914年开通运营,既是津浦铁路的终起点,也是连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11个省的交通枢纽。当时的中共南京市委一直很重视铁路工人的工作,特设立两浦区委,至解放战争时期,浦镇机厂及浦口火车站都设有党的组织,也为开展大规模工人运动打下良好基础。1948年6月,国民党铁路当局扣发了原已答应发给工人的米贴等费用,致使工人生活陷于困境,工人们自发的怠工斗争不断。两浦区委决定抓住时机,以补发和增加米贴为要求,发动两浦铁路工人举行罢工,以此破坏国民党军运计划,帮助工友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为了组织好这场工人运动,市委派地下党员林徵领导发动工人积极分子和当地群众,有组织、有策划、有目标地开展斗争。

  6月28日,工人聚集到浦口火车站办公大楼,提出补发米贴和补偿欠薪等要求未果,引起众人的激愤之情,罢工条件就此成熟。不久后的7月2日恰是一个“好日子”,车站只有军用物资列车,没有兵运列车,党组织决定在这天举行大罢工。


浦口火车站及周边附属建筑旧址。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摄


浦口火车站及周边附属建筑旧址。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摄

  由于浦镇机厂工人较集中、群众基础较好,被推到了罢工队伍的最前端。7月2日上午,浦镇机厂近2000名工人率先罢工,沿途不断有港务所、自来水厂、发电厂等两浦单位工人加入,行至浦口火车站时,罢工队伍已扩充到6000多人。

  一时间,两浦地区机器停开,水电停供,一列列军车开不出去,江边码头渡船停驶,整个浦口铁路陷入瘫痪。火车的中断打乱了津浦铁路浦徐段整个铁路运输计划,甚至引发陇海线的列车也不能正常运行。

  焦急的国民党铁路当局多次进行谈判,试图说服工人们复工。但工人们态度坚决,即使有人被逮捕,仍表示不答应全部条件就决不复工。在工人们的坚持下,铁路局不得不答应全部四项条件,并释放被捕工人。至此,两浦铁路工人“七二”大罢工取得全面胜利。

  沧桑巨变

  百年老站展新颜,打造历史文化街区

  坐落于江北新区泰山街道津浦路30号的浦口火车站已屹立百年,如今,除了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站台主体及部分建筑外,周围片区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从南京扬子国投集团获悉,浦口火车站城市更新项目是扬子国投2021年的“一号工程”,当前正处于火热建设阶段。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2平方公里,总投资330亿元。其中,历史风貌启动区1.3公顷区域是整个项目的“重头戏”,计划今年10月对外开放。目前该区域招商工作也已全面启动,正在围绕文化艺术、文创演艺、餐饮民宿等业态全力推动招商,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开街奠定基础。

  对于浦口火车站片区的建设,周边的居民充满期待。家住附近的周迎军老人在这里长大,尽管如今已经搬家,但他时常还是会回来看看。“每隔一段时间回来,都感觉这里的变化很大。”周迎军说,火车站周边的浦口公园、浦口码头,都在这两年完成了综合整治,尤其是对面的长江岸线,工厂迁走了,道路修好了,环境变美了,老浦口人都愿意往这里跑。


党员们认真聆听两浦铁路工人“七二”大罢工的历史故事。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摄


  党员们认真聆听两浦铁路工人“七二”大罢工的历史故事。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摄

  泰山街道工作人员薛鹏告诉记者,目前,以浦口火车站旧址为中心,周边的文保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建设、展示馆建设工程等正在加速实施,建成后绝对值得期待。

  根据建设规划,该项目建成后将集聚四大功能,通过文化引领,以片区文物保护、活化利用为带动,实现黄金岸线再腾飞;通过产业引领,用数字科技开启艺术之门,赋能片区数字产业、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通过智慧引领,以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建设、数字化运营,实现文物资产数字化;通过运营引领,采取设计、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手段,焕发文保区新活力。

  百年老站重新腾飞,正在打造成为江北新区“文化之眼、活力之源、生态美岸、创新高地”新标杆。

  追寻红色足迹

  “实境课堂”激发党员斗争精神

  5月25日上午,航天信息江苏有限公司第一党支部和泰山街道大华社区党委第三网格片区党支部的40余名党员,来到浦口火车站旧址,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站前广场,浦口区文物保护专家符莹向大家介绍了两浦铁路工人“七二”大罢工的具体情况。“当时,浦镇机厂工人率先罢工,浦口铁路工人也迅速响应,6000多名工人请愿,罢工持续了13个小时……”在他的讲述中,当年轰轰烈烈的斗争场景仿佛穿越时光,“重现”眼前。随后,党员们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交流座谈,共同回顾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和初心使命。大家纷纷表示,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


党员们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 通讯员 全云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摄


  党员们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 通讯员 全云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摄

  米黄色外墙、红色大屋顶,如今,车站的三层主楼静静伫立,连接轮渡码头的拱形雨廊依然保持着民国时期的模样。跟随着符莹的脚步,党员们聆听着浦口火车站的发展变迁及其蕴含的人文内涵。

  2013年,浦口火车站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一度成为“网红”车站。作为接连参与了申报市级、省级到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符莹不仅是浦口火车站的守护者,更是这座百年老站变迁的见证人,他告诉记者,浦口火车站是重要的革命文物资源,自己有责任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让这里成为历史文脉的延续点、革命传统的教育点,让其蕴含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熠熠生辉。

  牢记初心使命

  争当干事创业的“尖兵猛将”

  航天信息江苏有限公司本部第一党支部党员曹艳琳:我母亲在这里长大,所以我小时候经常坐轮渡过来,对浦口火车站的感情很深。我是一名年轻党员,今天让我更加深刻了解到浦口火车站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也让我看到,浦口火车站周围的变化很大,道路很新,环境很好,不同于以往比较老派的景象,现在这边在做城市更新,相信会给我们年轻人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奋斗环境。航天信息江苏有限公司本部第一党支部党员雷建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通过今天的参观,了解了两浦铁路工人“七二”大罢工的这段历史,感触很深。中国航天有三大精神,分别是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这些年,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作为一名航天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奋发有为,争取在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泰山街道大华社区党委第三网格片区党支部书记陈尧:浦口火车站作为红色遗迹,平常我们的一些老党员也会带着小朋友过来参观,让孩子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泰山街道也把党支部建在小区的网格上,确保每一名党员都在网格里,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为居民开展便民服务。今天的活动让我很受教育,我将更好地发挥为民服务的精神,继续为辖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

  泰山街道大华社区退休党员吴甦:我今年72岁,1982年入党,浦口火车站历史悠久,回顾两浦铁路工人“七二”大罢工这段历史,更感觉如今的成就来之不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让我们不忘历史,团结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希望我们党越来越强大,使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祖国更加富强。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