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启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工作 5万多老党员将获颁纪念章

发布时间:2021-06-17 08:55 来源:紫金山观察

  一枚沉甸甸的纪念章,见证了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近日,南京市“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全面启动。日前,南京陆续为老党员们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获得纪念章的老党员们表示: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关怀,大家感到极强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今后一定会继续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南京将有5.18万名老党员获颁纪念章

  据了解,纪念章的颁发对象为健在的、截至2021年7月1日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南京将有5.18万名老党员获颁纪念章。

  这些老党员中,既有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前辈,也有参加南京改革开放的建设者;既有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也有在基层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卫工作者和工人农民。

  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颁发工作将一直持续到今年7月1日,全国将有710多万名老党员获颁纪念章。首次颁发后,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一般每年“七一”都将集中颁发一次纪念章。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通径为50毫米,材质为铜和锌合金,主色调为红色和金色。

  主章由党徽、五角星、旗帜、丰碑、向日葵、光荣花、光芒等元素构成,其中党徽象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党员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丰碑寓意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向日葵寓意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光芒象征党的光辉照耀;五角星代表薪火相传;光荣花寓意繁荣盛世、国泰民安和褒奖荣耀;旗帜象征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与事业永续。

  入党志愿书

  74年前曾藏自家墙缝

  92岁的刘沄芳来自玄武区北安门社区,老人戴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激动不已,一直说:“感谢党!感谢党!”

  刘沄芳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宝贝——入党志愿书。这张志愿书写于1947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共产党员的身份不能公开,她只能将入党志愿书叠起来藏在自家墙缝里。入党志愿书封面上方印着一颗五角星,下面是姓名、候补期、介绍人、支部意见、分区意见等,右边是入党誓词。在“为什么要求入党”一栏,填写的是:为的革命,为的求解放、求平等。“参加过各种革命斗争”一栏写着:反恶霸三次。这张入党志愿书历经70多年,原本已经散成六小块,所在社区党委书记赵卫找到共建单位南京博物院,南博社会服务部主任郑晶联络了文保专家,修复了这份珍贵的入党申请书。

  “1944年,山东一些地方还被日伪军占据着,我的故乡山东莱阳大夼乡处境也十分危险。那一年,我15岁。听说各地爱国人士都在积极秘密组织抗战,我也很想贡献一份力量。”刘沄芳回忆说,一个偶然机会,她认识了抗日战士隋同彩,一位比她大几岁的姐姐。这位姐姐动员她加入妇女救国联合会,刘沄芳立即同意了。因为刘沄芳个子比较小,不易引起别人注意,所以组织安排给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乡里往各个村送情报。刘沄芳还为前线部队缝军衣、做军鞋、送军粮。她印象特别深的是,那时她还抬过担架、救过伤员。

  刘沄芳说:“我亲眼所见,有些人说没就没了,我能活到今天,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很知足、很感恩!”

  1970年,刘沄芳随在部队工作的老伴来到南京。这几年,在梅园新村街道北安门社区党委的邀请下,刘沄芳常常给年轻党员上微党课,讲述当年的故事。

  与党同龄的他

  半生戎马、多次死里逃生

  与党同龄的百岁老党员索心忠,在戴上纪念章时激动地说:“希望所有党员能够牢记入党初心,带领老百姓创造美好生活。”

  索心忠前半生戎马生涯。1933年6月,刚满12岁的他参加了红军,成为部队里众多“娃娃兵”的一员。参加红军后,索心忠当过政治部通讯员,也做过医院护理员。当时四川地方军阀为阻止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合,向红军发动了围攻,索心忠随大部队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头部负伤,至今留有伤疤。

  他参加了1937年平型关战役。1938年河北省平山县洪子店战斗,部队被冲散后,他保护部队财产并重新集结。

  索心忠16岁时,在一家红军战地医院里治疗“过草地”时伤口溃烂留下的腿疾,伤愈后辗转到达延安,机缘巧合成为延安电影团成员。北平解放后,索心忠作为摄影师助手参与了“毛主席进京”纪录片的拍摄。索心忠拿出一张珍藏的合影,激动地说道:“当时拍摄结束了,摄影师说,主席,我们来照个相好不好,主席说好好好,然后我们四个就和主席合影,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1949年解放后,索心忠投身光影岁月,在南京市电影剧场公司工作。离休后他又薪火传承,坚持为青年党员讲述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继续发挥余热

  为社会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81岁的卞文斌曾是一名海军战士,党龄57年。

  1959年至1979年期间,卞文斌在东海舰队服役,参加过崇武以东海战,还荣立过个人三等功1次。退役后,卞文斌来到南京港务局机关任职,工作期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2000年退休。

  退休后,卞文斌长期担任新街口街道香铺营社区安将军巷第二党支部书记,他政治觉悟高、党性意识强,带领支部党员坚持学习,守初心、担使命,结合社区建设积极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文明城市创建、网吧监督检查、疫情防控……总能见到他的身影。

  凝视着纪念章,卞文斌脸上写满自豪:“我能深深体会到党中央对我们老党员的关怀,感到很幸福、很温暖。我们要永远感恩党、跟党走、听党话!现在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仍要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夫妇俩一同戴上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邓衍茂和陈世鸯夫妇两人都是上世纪60年代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的毕业生,陈世鸯是邓衍茂高三届的学姐。邓衍茂党龄57年,陈世鸯党龄60年。夫妇两人一同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陈世鸯是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第一届毕业生,邓衍茂翻出老照片给大家看:“你们看,这个扎小辫子的是她!”

  退休前,邓衍茂一直从事微波和毫米波转移电子器件的研制,陈世鸯长期研制高频晶体管和微波器件,两人牵头负责的多个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邓衍茂还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他们的研究设计多次成功应用于国家通信卫星等重点工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发展和固态源的国产化作出了贡献。

  百年成长几多艰辛,百年辉煌来之不易。

  触摸着纪念章,邓衍茂感慨颇多:“我们党历经风风雨雨,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非常自豪!相信我们党一定会越来越强大,一定会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

  日前,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邓衍茂挥墨作诗一首:

  红楼先贤觅真谛,

  南湖前驱辟晨曦,

  黄洋界上炮声隆,

  金沙江畔鏖战急,

  改天换地创纪元,

  醒狮一吼全无敌,

  百年伟业绘宏图,

  不忘初心路不迷。

  毛主席在十月村视察时

  曾和他握手

  今年90岁的葛保富,是一名有着67年党龄的老党员。1956年,葛保富是栖霞区尧辰乡团委书记,当年1月11日,毛泽东主席来到南京栖霞十月村视察农业合作社开展情况。“当时我有幸与毛主席握手,我将毛主席调研的每个场景、每一句话深深印在脑海里。”葛保富记得,毛主席当时提出“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荒山变果园,让荒地变良田”。十月村干部群众响应号召,发扬奋斗精神、创造精神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十月村由一个每年需要国家供应30万斤粮食的缺粮队变成了向国家上交2万斤粮食的富裕村。几十年来,葛保富一直扎根乡村基层,带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993年,葛保富配合拍摄《毛主席到十月来》纪录片,提供详实的史实资料。退休后,他还经常为党员干部授课,定期在十月广场毛主席像前为年轻党员、青少年讲党课、述历史。

  葛保富抚摸着纪念章,深情地说:“我真正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祝福我们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祝福我们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