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学生聆听蒋高楼老人讲述革命经历。 南报融媒体记者 卫凌云 摄
他,是100岁的老党员,战争年代浴血奋战,和平年代建设祖国;她们,是00后大学生,奋进新时代的青年学子。6月11日,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两位大学生来到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街道百岁老党员蒋高楼的家中,聆听老人的革命往事,感受信仰之光。
聆听 一堂特殊的党课
6月11日,两位00后大学生如约走进蒋高楼老人的家中,近距离感受百岁老党员的信仰与初心。
见到蒋高楼老人时,他正坐在客厅里的竹藤椅上,精气神十足。
蒋高楼老人向两位学子分享了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遵守党的纪律,党叫你干啥就干啥。只要党安排我,就是粉身碎骨,我也毫无惧悔。当时根本不存在什么私心杂念,心中想的就是一点,跟着共产党去奋斗,为共产主义,去奋斗,去努力。”
蒋高楼兴致盎然地聊起了自己参加革命工作的经历:1921年7月出生于苏北沭阳,19岁参加苏北游击队,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解放军连队指导员和军区政治处干部,1955年支援边疆建设,离休后回到南京建邺……虽然年岁已高,但老人回忆起几十年前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1940年春,中共中央作出八路军应派部队与新四军合力发展华中的部署,陈毅率新四军主力北上,八路军黄克诚率部南下,准备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那个时候,我才19岁,扛起枪杆,走向战场,跟随共产党在苏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与鬼子打仗,无论是谁都浴血奋战,直到牺牲。”蒋老激动且自豪地说。
时隔一年,年轻小兵蒋高楼正式入党。“我的入党介绍人是两位地下党员,他们是我的领路人。遵守党的纪律,党叫你干啥就干啥。只要党安排我,就是粉身碎骨,我也毫无惧悔。”
“1955年,党中央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我要求到大西北参加支边工作,被分到兰州。那会儿,我就问:有没有比这里更艰苦的地方?”蒋高楼乐呵呵地说,“当听说青海条件更艰苦时,我向组织申请:到青海去。就这样,我成了开发青海、建设青海大部队中的一员。”
寄语 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聆听过后,臣昕月、沈欣雨拿着事先准备好的信交给蒋老,信中是青年学生对百岁老党员的真心问候和崇高敬意。蒋老的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拿起手边的放大镜,仔细阅读起来。
“敬爱的蒋爷爷:您好!我们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听说了您的事迹,我们特别激动,也特别好奇:想和您聊聊你作为一个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共产党员,在党的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您是怎样的心情?您的人生历程一路风雨,也一路坚定,您能说说,是什么让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于我们这样年轻的00后,您有什么样的期望,又有什么样的嘱托?谢谢您,祝您安康。”
蒋高楼读完后激动不已,连忙说道,“谢谢两位小同志,年轻人应该是后来者居上,应该在年青有为的时间,听党话跟党走,要认真负责地去做工作,要对党忠诚,一定要言行一致,要实事求是。”老人的话语掷地有声,雪白的银丝、颤抖的双手,与胸前鲜红的党徽交相辉映,噙着的泪水顺着眼角的皱纹悄悄流淌。
好一会儿,蒋老将信件叠好收起。拿起桌上最近正在翻看的党史学习书籍和一枚党徽,交到了沈欣雨手中,希望她可以珍藏。“你们是最有希望的一代,最幸福的一代!要记住,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传承 青年人奋进新时代
这场特殊的00后与“00后”对话,令两位大学生收获满满。
臣昕月说:“我感受到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共产党人,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蒋爷爷的故事在不断激励着我,启发着我,让我去承担这个新的时代使命,去写出属于我们的新的篇章。”
沈欣雨表示,“我希望自己可以不辜负蒋爷爷对我们的期许,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更要铭记革命先辈的付出。”
6月16日,与蒋高楼老人对话后的第五天,臣昕月参加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预备党员转正大会,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6月17日,在与蒋高楼老人对话后的第六天,沈欣雨参加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预备党员发展大会,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信仰的力量,在不断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