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凝聚的历史,永恒的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红色雕塑展”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7月18日,“凝聚的历史,永恒的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雕塑展”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幕。本次展览从全国1600余家革命纪念馆中筛选出41件红色雕塑,以雕塑手稿、模型、临摹件、VR、全息投影、音视频和图文等全媒体形式,呈现了全国革命纪念设施中部分标志性雕塑作品及其背后故事,形象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
展览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初心丰碑”,艺术再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天辟地大事变。如《本党命名为中国共产党》雕塑,是根据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馆藏原件制作,还原了中共一大代表们宣布“本党命名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瞬间,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中共一大代表,围坐在长方形会议桌旁,正在热烈地讨论着,有的人表情激昂,有的人专心聆听,栩栩如生。又如《嘉兴南湖红船》雕塑,根据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实物制作,生动再现了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这一伟大历史事件。
第二部分为“革命记忆”,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如《半条被子》雕塑,根据湖南汝城沙洲村红色广场的雕塑原件临摹。讲述了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时,三名女红军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她家中贫寒,临走时硬是把唯一的一床行军被剪下半条,送给了徐解秀的动人故事。徐解秀动情地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又如《沂蒙颂歌》雕塑,根据沂蒙革命纪念馆雕塑原件临摹,讲述了“沂蒙红嫂”明德英,救助一位流血过多昏迷的八路军小战士,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毅然将自己的乳汁喂给小战士,并对其进行了半个多月的悉心照料,使他得以康复重返前线的故事。
第三部分为“英雄赞歌”,集中展示中国革命不同时期的部分英雄形象。如《碧血雨花》雕塑,层次分明地刻画出9位不同群体英烈的高大形象,有戴着镣铐的工人、横眉冷对的知识分子、怒目圆睁的农民、临危不惧的革命女性、咬紧牙关紧抿双唇的少年英雄等,高度概括了革命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勇形象和精神气质。又如《狼牙山五壮士》雕塑,根据狼牙山五壮士陈列馆雕塑原件临摹,刻画了5名八路军战士跳崖前威武不屈、以身殉国的挺拔身姿,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第四部分为“精神凝聚”,重点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如《拓荒牛》雕塑,塑造了一头粗犷雄伟的拓荒牛,正在奋力腾跃,将身后巨大的树根拔起,象征着深圳特区开创者开拓新路的奋勇姿态,诠释了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创造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第五部分为“辉煌永续”,以多媒体形式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