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镜头| 肩扛责任 我们共同守护“生命线”

发布时间:2021-08-13 19:19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最镜头.jpg

  红色的两根导管,将这群肾衰患者与透析机相连,机器转动,鲜红色的血液在管中循环流转,导管就是他们的生命线,这根导管帮助他们进行血透,将体内的毒素排出。护士张蓝为了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更好地延续,在血透中心已经干了5个年头。

  因为家里学医的亲戚较多,让文科生的张蓝也走上了护理道路,“刚进血液科的时候,一脸懵,整个10楼都是我们中心,机器又特别多,门诊病人有将近400号人,患者每次透析大概需要4个小时,一周需要三次,最早一批7:20就进来了,第三批是晚上6:00开始。”对于现在的张蓝来说已经不再慌张与畏惧,更多的是责任。

  在血透室工作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因为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只能靠“机器”维持。“每天早上6:50前就要到岗。”在这4小时的透析时间里,护士们需要全程陪同。她们不仅要评估血管、观察患者有没有透析器及管路引起的过敏反应或者在透析中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等情况,还要安抚患者心理、做好患者后勤保障工作。由于细致的护理,很多患者和家属都和张蓝成了朋友。患者家属无不对她竖起大拇指:“蓝蓝很负责,又很耐心,长得也漂亮。”

  不少老人初到血液透析室时,由于对血液透析的恐惧和慢性肾病不了解,心里充满了排斥,每一次给老人进行透析治疗时,张蓝都会细心地为他们讲解关于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恐惧。“因为患者是没办法排尿的,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控制,有时候患者不能理解,我们都要耐心解答。”张蓝还记得第一次被患者误会的时候,她站在走廊里委屈的打电话给妈妈,在妈妈的劝说下,张蓝换位思考,擦去眼角的泪水,回到工作岗位,更好地护理患者。

  燕尾帽戴在头上,誓言记在心里,微笑挂在脸上,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以真诚赢得众多患者与家属的信赖。就是这样一个护士群体,她们常常面对一份琐碎、劳苦、艰辛的工作,但她们不曾抱怨,为了坚守一份责任,为了帮助患者与时间赛跑。

  “穿上这身警服,头顶国徽,就意味着责任与使命。”李国良2017年年底调到栖霞大队,之前一直在迈皋桥警务站工作,负责接处警工作,调到大队以后主要负责后勤保障,财务保障,财务报销,车辆管理,装备管理,党建台账等。学数字传媒的他并不是科班出身,抱着试一下的心态考进了公务员,踏上了特警道路,肩上扛下了更多责任。

  “马桶里有个刚出生的孩子。”这是李国良最为深刻的接处警任务。凌晨12点,一对男女来到警务站口头报警,说他们的朋友把孩子生到马桶里面了。接到任务的李国良,立刻和同事前往。“老小区也比较破旧,灯光昏暗,同事打着灯进到二楼,推开门,卫生间里有隐隐约约小孩的哭声,走近一看一个刚出生的小孩,红彤彤,皮肤皱巴巴的,身上还连着胎盘,头朝下,在卫生间的马桶里。”见状,李国良第一念头就是把孩子救出来,因为没有经验,就在屋里找了一条毛毯,把孩子从马桶里抱起,和同事找了把剪刀,把胎盘剪了以后,立刻送去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孩子救活了,这是我最开心的事。”

  过年期间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巡特警作为防控第一梯队,第一时间全员返岗,迅速调整人员分组,全警投入了联防联控第一线,扎实开展公安检查站防控核查、社会面巡防宣传、重点部位定点值守、疫情线索核查和视频、无人机联动巡查。“我主要负责高速公路南京入口的防控核查。”李国良说。

  一说到特警,大家觉得他们有勇有谋,英勇无畏,但在张蓝眼里自己丈夫李国良却是个暖男,“我工作很忙很累的时候,有些小情绪,他回家的时候都会安慰我,不会跟我闹脾气,疫情期间,我们基本上天天都在一线上班,食堂也不开放,他基本上每天下班都回去给我做饭。 ”

  “因为作为一名民警深感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甘于奉献。”得知今年“930”新婚夫妇献花活动开始报名,李国良回家和妻子张蓝商量了一下,毫不犹豫地把名字报给了领导,得知被选中的李国良也倍感荣幸。

  穿上制服,他们都是“战士”;脱下制服,他们是丈夫、是妻子、是儿女。为了拉长患者的生命线,她默默付出、无怨无悔。为了保障群众生命安全,他真正做到群众有难,民警来帮。黎明即起,长夜终将过去,熬过至暗时刻,才能拥抱光明和希望。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