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7月7日,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点寻访阅读行动第32站活动走进江宁区,以“纪念伟大胜利 弘扬抗战精神”为主题,寻访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美丽乡村石塘人家等地,通过实地探访、阅读讲述等方式,共同追寻新四军在南京地区的抗战印迹,缅怀抗战英烈,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委党史办、“学习强国”南京学习平台、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京中共党史学会、南京新媒体人士联谊会协办,江宁区委宣传部、江宁区委党史办承办。
寻访团在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内参观
85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由此爆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南京地区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谱写了一幕又一幕浴血奋战的光辉篇章。上午,寻访团来到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1938年5月,新四军先遣支队初进横山。粟裕司令员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曾在此居住。1943年设立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指挥机关。寻访团在这里抚今追昔,共同寻访新四军和当地人民的抗战印迹。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1939年2月25日,新四军进驻云台山后石塘村,遭到日伪军包围。战士们为了保护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保存我军有生力量,浴血奋战、突出重围。战斗当中,有65名新四军干战不幸牺牲,寻找到的烈士遗体被掩埋在云台山脚下。1940年8月2日,日伪顽狼狈为奸,趁根据地新四军主力挥师北上进军苏中之际,煽动纠结地方反动组织制造了横山事变,造成我多名地方党员、干部和新四军战士牺牲。寻访团分别来到云台山抗日烈士纪念碑和横山烈士纪念碑前,聆听抗战故事,回望抗战烽火,并向纪念碑敬献花篮。
寻访团在横山烈士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
寻访团在云台山抗日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抗战时期,江宁地区是中华儿女抗击日寇的疆场;新时代,这里成为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的热土。石塘人家作为江宁首批打造的“五朵金花”美丽乡村之一,经过十年建设,形成了休闲观光的旅游业态,带动村民就业创业,逐步实现“人居环境、村民致富”双丰收,成为国家级的美丽乡村典范。寻访团成员们走进石塘人家青山碧水、白墙黛瓦的乡间美景,共同感受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
在寻访结束后的红色读书会上,江宁区“红喇叭”宣讲团成员、区委党史办四级调研员俞有利为大家带来一堂抗战精神的红色微党课。寻访团代表阅读《南京党史一百年(1921—2021)》当中抗战历史篇章,诵读抗战诗歌《民族的丰碑》。
来自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特勤二班的班长罗忠臣先后在各大救援事故中荣立过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多次荣获嘉奖和先进个人,两次被评为全省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和南京市“杰出青年卫士”。他还结合工作经验编写成《绳索救援技术》一书,成为江苏省首位出书的消防员。在分享环节,罗忠臣表示,伟大抗战精神来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站在最前面,冲在最险处,这是他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在内心对祖国作出的庄严承诺。
罗忠臣分享
作为一名部队转业的民警,有着14年军旅生涯的南京市公安局特警(巡警)支队武装巡逻二大队四级警长周玉东在分享中表示,今天通过追寻抗战英烈的光辉足迹,深深为先辈们舍身报国的精神所感染。作为公安部门特警健儿的一员,将传承先辈精神,勇敢地冲锋在第一线,用忠诚勇毅向周围的人传递平安和谐,向社会传递南京特警的正能量,努力为建设平安南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周玉东分享
今年,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点寻访阅读行动还将陆续推出“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活动,带领广大市民一起感悟初心使命、感受时代发展、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