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苗雨后兴

发布时间:2015-04-15 16:26 来源:南京党史网

   江苏武进潢里镇,地处鱼米之乡,平日里倒还凑合。但到岁尾年关,便显出一种异常景象:灾区拖儿带女逃荒要饭的饥民,在风雪里沿街乞讨,南腔北调的“莲花落”如泣如诉地唱着人间的悲惨凄凉;饭馆酒楼里,有钱人照样灯红酒绿,猜拳行令的叫声不时传到街上。一个身着长袍、面容清瘦的学生,伫立街头,连声慨叹。 

  他,就是黄祥宾,是无锡第三师范的学生,回家乡过寒假来的。他自小喜读《岳传》、《孟子》,认为孟子的“民贵君轻”颇有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上贫与富、苦与乐的不均使他产生深深疑问。这个寒假里,他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回学校写作文时,抒发了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国文老师看完作文后,大为吃惊,批道:“作者具有共产主义思想乎?” 

  1924年11月,黄祥宾约了同窗好友管文蔚去见《中国青年》杂志主编恽代英。恽代英对黄祥宾、管文蔚谈到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讲帝国主义杀了我们多少同胞、割去多少领土。黄祥宾痛心疾首,说:“当今时代,非要有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 

  不久,恽代英介绍他加入了国民党。五卅运动后,他在无锡成立了“沪案后援会”,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运动后,他加入了共青团,很快又转为共产党员。1926年夏,黄祥宾毕业了,学校组织学生到上海参观。在十里洋场,黄祥宾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的倒行逆施:租界里,帝国主义者耀武扬威,“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象耻辱柱一样触目惊心;黄浦江上,外国军舰横冲直撞,黑洞洞的炮口肆无忌惮地瞄向祖国大地。黄祥宾拍着外滩栏杆,江风习习掀动他的长发。他指着江面对同学说:“我恨不得掀起一声春雷,把这个沉闷的社会打得粉碎!” 

  从上海回来后,黄祥宾一连几天没睡好觉,眼睛布满了血丝。他的心底,发生了巨大变化。写名字时,他常常把自己的姓“黄”字拆开,叫“共田”,还对别人解释说,这就是共产的意思,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胜白”,意思是黄皮肤的中国人一定能战胜白皮肤的西方列强。 

  1927年春,势如破竹的北伐军打到沪宁一带。正在南京东南大学读书的黄祥宾,根据党的指示,暂停了学业,约几个同乡青年返回潢里镇。他们走街串乡,访贫问苦,日夜不停地发动群众,团结了青年农民,组织起农会。他们贴标语,画漫画,揭露土豪劣绅鱼肉乡民的罪恶。黄祥宾等在热闹的徨里街上,画了一个肥头肥脑的劣绅,正张着猩红的血盆大口吃面条,边上一个瘦弱的农民,皮包骨头,为他付钱,标题就是“大先生吃面条,小百姓付钱”。这张漫画令潢里镇上的土豪恶霸紧张万分,纷纷打点行装,准备逃跑。黄祥宾还和一些青年在街头巷尾贴满了“打倒鱼肉乡民的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的标语,并油印出版了《旌孝日报》,大造革命舆论,报道各地农运消息。一时间,古老的潢里镇沸腾起来,不仅出现了农会,还有店员工会、缝衣工会和搬运工会等,天天斗地主、抓劣绅,革命形势如火如荼。几十年后,老人们忆起当时情景,还历历在目。著名作家阿甲和他是同乡,后来在家乡悼念这位革命烈士时,曾深情赋诗:“离家年月远,偶亦问乡情;病树风前倒,壮苗雨后兴。休吟闻笛赋,应念纪碑人;世事沧桑变,故园杨柳新。” 

  1930年8月7日,黄祥宾落入杀人不眨眼的敌特机关手中。刽子手们对他用尽酷刑,短短几天,将他折磨得遍体鳞伤。8月18日,绝望的敌人见一无所获,便下了毒手,将他从号子里提出来。黄祥宾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高呼“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他被绑在黄包车上,向雨花台走去。一路上,他一再要求黄包车夫慢点儿走,他要最后看一眼满目疮痍的祖国大地,同时,还抓紧时机向路边围观的群众演讲革命道理……一个押解他的小兵感动了,回来低声把这些情况告诉号子里的人,难友们都哭了。 

  后来,他的家属到监狱里来收拾烈士遗物时,竟没有看见一件完整的衣衫,布褂破烂不堪,袜子补丁摞补丁。为了革命,为了生养他的祖国,赤诚的儿子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吴晓平) 

——————————————— 

  黄祥宾(1905——1930),江苏武进县潢里镇人,1925年加入共青团,不久即转为共产党员。曾任中央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1930年8月7日被捕,8月18日牺牲于雨花台。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