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五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决赛即将拉开帷幕。为了讲好时代楷模与道德模范的故事,传递他们的坚定信仰与崇高精神,选手们不仅查阅了海量的材料,深挖红色资源,更把自己融入故事中。他们沿着新时代先进典型的足迹,寻访奋斗征程,感悟初心使命。他们书写的一系列“我和我的故事”,成为红色故事生动的“番外篇”。
志愿组 牛杰
推荐单位:沛县博物馆
在徐州丰县,大家都称他“渠专家”,他是农民致富的“财神”和庄稼的“守护神”,无论哪种称呼,承载的是全县农民难以言表的赞誉和感动,在患肾癌之后的6年里,他仍坚持行走在田间地头,全县360个行政村的每一块土地,印下他推广农技、为农民致富奔波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渠立强。
1964年出生的渠立强生前系丰县土肥站站长。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他,家里人口多,经常吃不饱饭,他就立志想改变农村的这种面貌,1988年江苏农学院毕业的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工作,便开始与土地打交道,参加工作24年,他跑遍了丰县14个乡镇的360个行政村,行程28万公里。在他的带领下,全县每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20万亩以上,推动粮食增产6400万斤,农民增收6357万元。心里想着哪儿,脚步就会跟着走到哪儿,这就是心里装着全县农民的渠立强。即便在透析的病床上,他想着的仍然是查看土质的化验结果。
9月8号,我来到了渠立强家中,见到了她的妻子,家里边仍然保存着他生前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奖章、还有奖杯,此刻我们仿佛看到了渠立强在为测土配方而忙碌的场景。
骑着自行车,布包里背着纸和笔,一来到田地里就和农民们交谈给土壤注入哪些营养,这是村民们印象当中的渠立强。“那些年,他像着了魔一样,手里攥着土,口袋里装着土,包里背的还是土。”渠立强的妻子孙瑞林回忆道。
百姓的信赖是无声的鞭策,也是自己最大的工作动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这是渠立强生前喜爱的一句诗,每次品味,我都有都有别样的感受,因为这是他20多年坚守的根本,是他精神的寄托。在他的家里我看到了一本日记,里边记录了他在与病魔做斗争期间的点点滴滴,躺在透析的病床上,他仍每天坚持学习,即使自己无力写字,有时也会口述日记内容让妻子代写,最后一篇日记是2014年7月2号,也是他临终前写下的最后一行字:“早上去买菜……”
2011年8月15日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2011年8月18日写道:我感觉到,一个人,一旦明悟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再以无所畏惧的意志来践行,这样就能在人生道路上有所收获,生命之花就能徐徐绽放而芬芳。
我翻看着这本日记,不知道全县360个村的农田,被渠立强用双脚“丈量”了多少个来回。我问他的妻子:“即使生病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一直干下去。”她说:“当时他就想把整个丰县的大地跑一遍,把土质了解了,经过化验了解每一块土地都是什么土质,然后根据这个土质再去配方选择肥料,他就想把这个任务完成。只要能服务到老百姓,即使生命再短也没有遗憾。因为他一直追求生命的深度,一个人活的时间再长,如果没有贡献就感觉白活了。”
是的,疾病可以折磨渠立强的肉体,却丝毫消磨不掉他对事业的孜孜以求。他依然满腔燃烧着熊熊的生命之火,羸弱的生命依然绽放着鲜活与亮丽,博大与厚重。我想:崇高的理想,是工作的动力;坚定的信念,是人生的风帆。渠立强,一位普通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以他生命的实践,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