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高校巡回交流会走进南京师范大学

发布时间:2023-11-20 11:24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11月17日,纪录片《中国》第三季高校巡回交流会在南京师范大学站举行。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喆,文学院院长高峰,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刘永昶,广电新视点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杨乘虎等学者专家,纪录片《中国》总导演李东珅,第一、二季联合总导演、第三季总撰稿周艳,动画创意导演庞子洲等主创与南师大的学生们齐聚化成楼演播厅,一同回顾第三季首期节目《创世》,并围绕该影片展开了交流互动。

19195333zp6j_副本.jpg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宋喆

古城南京,金陵文脉。此次交流会走进南师大,带领着广大青年学子们踏上文化之旅。宋喆在致辞中指出,“纪录片《中国》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历史课、文化课,为南师大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国家和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必将加深大家对于中华民族的认知与理解,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9195333eq3h.jpg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永昶

影像创新体现纪录片工业美学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带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胆尝试,追溯上古三代,从神话传说到考古史料,从满天星斗的史前社会到夏商周广域王朝,以礼制的孕育和发展为主线,解码中华文明基因。这部影片不仅给青年学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场的专家们也分享了自己对于影片的体悟。

19195333x37r.jpg

△广电新视点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 张延利

张延利从纪录片的行业视角出发,指出:“纪录片《中国》是史学、文学、美学、哲学、传播学相关联的综合性优秀作品,第一集叫《创世》,团队在业内也做了如‘创世’一般的成功探索,这离不开湖南广电作为出品方的视野与气魄。”

19195333t350.jpg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乘虎

杨乘虎表示《中国》是一部常看常新的纪录片,认为“这部作品挑战了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它的创新精神与中华文明的创新精神契合相融,一脉相承,这也对观众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年轻的观众们,尤其是大学生们能够沉浸下来慢下来,回望这部作品”。

19195333voxz.jpg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峰

高峰在观影结束后分享了切身的感受和体会:“纪录片《中国》在学术探知的基础上,将史前文明与远古神话对应,普及知识也折射出文明演进的历程。尤其《甲骨》,成功让原本零散素材实现有机整合,通过甲骨文文化的载体还原当时的社会风貌等,最后点明传承文明薪火的主题,让人折服。”

主创畅聊制作实践

纪录片《中国》呈现一幕幕精美绝伦的图景,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构思,以及一段段为生命之伟大而谱写的篇章,现场的学子观影后各抒己见并巧思提问,嘉宾们也以精彩回应解答,一同深入探讨了影片更多不同的细节解读和创作初衷。

19195333vxk2.jpg

△纪录片《中国》总导演 李东珅

纪录片《中国》是如何做到每一季每一集都有自身特色,又一直延续主旨的?李东珅表示:“《中国》是一个试图把纪录片工业化生产的产物,不仅仅是技术层面,更主要是生产流程的工业化。我首先放弃了分集编导,解决了风格不稳定的问题,我也是行业里最早抓品控的人。”

19195333f8lb.jpg

△纪录片《中国》第一、二季联合总导演、第三季总撰稿 周艳

周艳则详细说明了团队文本创作的工作流程:“文本撰写是一个类工业化的流程。撰稿组根据分集主题搜集信息资料,与专家学者确认信息的准确度和权威性,形成基本叙述结构,再与绘画、动画团队探讨文本场景,最后再次适配画面调整文本。我们用何种态度表达认知?这些故事的指向到底是什么?这是最终文本的追求。”

一名十分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因学习中国美术历史学科,对画面的感知格外敏锐,询问是否有考虑将片头出现的青铜器实物图像加入动画。

1919533375xm.jpg

△纪录片《中国》动画创意导演 庞子洲

庞子洲从动画创作的角度进行了解答:“前三集是神话和传说,从第四集开始,陶器、玉器、青铜器等一些重要的文物会有三维展示并融合进画面。网友总结第三季叫‘浪漫唯美的东方视觉’,它把视听、文字及考古等重要元素体现到画面里。我们为内容创造一个更纯粹的视觉空间,更能体悟文本想传递的信息。”

现代快报+记者 丁梦莎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