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采用AI绘画技术的虚拟人“上岗”,第一集带您打卡渡江胜利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3-12-11 15:21 来源:扬子晚报

为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江苏省委党史工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推出《薪火新途·红色AI+》全媒体系列报道第一季,实地调查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视觉化呈现红色史料,AI生成沉浸式打卡探馆,让更多年轻读者和网友了解红色历史,在探寻和认识“初心印记”中凝聚奋进力量、获得经验启示。

640.jpg

用AI技术将实景动画化

640 (1)_副本.jpg

图片用AI技术修复、上色黑白老照片

 74年前,一场波澜壮阔的渡江战役打响,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突破天堑,南京、上海、杭州等重要城市相继解放。《薪火新途·红色AI+》第一集《了不起的“京电号”》中,AI数字人导游小新带着我们一起回溯和探寻这场战役的胜利密码。据悉,渡江胜利纪念馆曾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1949年 运煤小火轮成“渡江第一船”

 今天,走进渡江胜利纪念馆,第一眼就可以看到,入口前的下沉式广场上,“停泊”着一艘船身斑驳的黑色小火轮,它为什么会停泊在这里呢?

 这艘小火轮原名“云泰轮”,是一艘20多米长的钢制蒸汽动力船。抗日战争胜利后,小火轮转入国民党“首都电厂”,更名为“京电号”,负责运送煤炭。“‘京电号’看着不大,但在渡江战役中,小火轮可是立了大功劳。”船工陆连云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饮马长江,屯兵江北。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止解放军渡江,将江北稍大的船只全部拖往南岸,木船则就地烧毁。此刻,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解放军面前——怎么渡江?

 渡江作战,找船成了当务之急。解放军5名侦察员冒着生命危险,与下关电厂的中共地下党员取得了联系。几经辗转,运送解放军渡江作战的使命,就落在了当时停靠在下关码头的“京电号”身上。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103师战士首先登上“京电号”小火轮,成了第一批渡过长江进入南京城的部队。

 4月25日晚上10点,邓小平和陈毅抵达江北浦口码头。起初,陈毅不肯乘坐“京电号”,坚持要和战士们一样坐木船过江。一旁的邓小平听完“京电号”船工的汇报后,对小火轮竖起了大拇指:“了不得!头一个到达对岸,渡江第一船嘛!”于是,两人一同登上“京电号”渡江来到下关码头,“渡江第一船”的名号也从此流传开来。

 渡江战役中,一共有16名船工驾驶着“京电号”小火轮往来于长江两岸,运送了上千名解放军指战员过江进入南京城。

2009年 “出水上岸”回南京

 在“京电号”和众多支前木船的有力支援下,解放军战士们秉持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渡江突防,渡江战役历时42天,歼敌43万余人,彻底击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幻想,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见证历史的“京电号”小火轮,正式“退休”前一直在“岗位”工作。1978年,“京电号”离开服务30多年的南京,被调拨给了淮阴电厂,1982年之后,辗转于灌南县以及华东众多城市之间从事运输工作,直到1998年才正式“退休”停泊在盐河边。

 2009年2月“京电号”小火轮从灌南抵达南京海事局三汊河码头,开始了它有生以来第一次“出水上岸”行程。如何将轮船从长江中安全运到渡江胜利纪念馆的指定地点进行展出?据原南京市文广新局负责人何亦农回忆,最后还是在连沪航运公司的帮助下,大家用橡皮气垫、卷扬机、枕木、撬棍等工具,经过两天时间的“水陆大战”,硬是将“京电号”小火轮完好无损地从江中拖上岸,又翻过江堤,经过临时搭建的、上下错落泥泞的百米运输道,转弯拖至纪念馆广场前,又在极小的空间内完成180度大掉头,最后准确定位,安全落地撑稳。

 由于长期经受高温暴晒和雨水侵蚀,90多岁高龄的“京电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劣化形势严峻。2019年10月,“京电号”的保护修复正式启动。“作为文物一定要保持它的原貌,本着最小干预的原则,2021年5月,修复完成的‘京电号’重新展出。”渡江胜利纪念馆潘迎主任接受采访时称,如今“京电号”被定级为国家一级文物,已成为历史的珍贵见证。

 习近平总书记说:“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的新征程上,见证初心的无数小船,值得永远铭记。

首个采用AI绘画技术的虚拟IP数字人导游

 据悉,今天开始“上岗”的数字人导游小新,是全国首个采用AI绘画技术来创造的虚拟IP形象。

 传统真人数字人的形象和真人一样,但无法做出真人一样的复杂表情和动作,只能重复几个模板动作。“红色AI+”系列视频中的数字人则用了最新的AI绘画技术,不仅从形象上把传统真人变成了“二次元”,还能做出和真人一样丰富的表情、复杂的动作。据悉,在《薪火新途·红色AI+》全媒体系列报道第一季5集视频中,小新每集都会更换新的造型,力图从服装到发型到妆造都能适配每集游览内容,杜绝刻板单一的数字人形象。

 记者了解到,扬子晚报AI工作室在经历大量的计算和尝试后,首创AI绘画+实景的结合方式,让二次元虚拟人打破“次元壁”,和真景真人互动,还能跨越真人讲解员的行动限制,“触碰”历史,在一个个纪念馆里,生动地带大家沉浸式了解历史。值得一提的是,小新除了形象是AI绘画生成外,声音也利用了AI技术,经过深度学习后进行了大模型优化产出。在这一季的“红色AI+”系列视频中,后期剪辑、视觉包装、片头制作等环节,均采用最新的AI技术,最大程度实现剪辑智能化。

 参观纪念馆,人们在回顾历史时总会惋惜:可惜过去的影像技术没有如今发达,留存至今的影像资料很多都模糊不清,色彩单一,无法还原出历史长河中的波澜壮阔。本次,扬子晚报AI工作室还创新挑战了动态化AI技术,用动态影像的形式还原了当年的战争、支前等场景,让历史场景以视频动画的方式,绘声绘色地展示在观众眼前。对于黑白老照片,扬子晚报AI工作室采用最新技术进行AI上色、还原,对产生的痕迹和斑驳进行了AI修复,更对不清晰的照片进行了AI高清修复,让影片中的历史资料变得更清楚、更生动。

红色文物导览 渡江胜利纪念馆还有这些珍贵文物

 除了“京电号”,在渡江胜利纪念馆,我们还能从哪些红色文物中了解历史?

 《入城守则和纪律》:

 “接管建设新城市,政策纪律最要紧。入城守则共八条,一条一条记在心……”这段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出自解放军战士渡江前必读的《入城守则和纪律》。这份“入城守则”最初版由司令员陈毅亲自领导制定,他说:“我们即将进入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那里的老百姓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对人民军队不了解,我们进城后一定要严守纪律,给他们一个好的‘见面礼’。”文件草案上报中共中央后,很快就收到了毛主席的电报批示——“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八个大字。

 陶迅烈士的家书:

 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份长达3000多字的家书,这是馆藏的另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作者是在渡江战役中牺牲、年仅24岁的新华社记者陶迅。陶迅在渡江战役前夕寄往家里的亲笔书信中写道:“参加共产党都是最优秀的人,这也是您儿子的毕生所求!”这封家书共7页,钢笔书写,文字感人,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史料。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