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存史资政育人,南京档案工作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4-06-11 08:35 来源:南京日报

“6·9”国际档案日

围绕存史资政育人,南京档案工作新变化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

这几天,市档案馆宣传教育处处长王伟忙得不可开交,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他刚结束一场展览的讲解工作。

今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1988年,王伟进入市档案馆,从事档案保管工作。说起这些年来档案工作的最大变化,他形容就是越来越“热”。

从泡沫板隔热到恒温馆

王伟回忆,36年前的档案馆和现在完全不同,最具象的变化就是档案保管方式。

“那时候的条件没有现在好,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我们用一张木板挡在窗户上,中间夹着厚泡沫板,为的就是不让阳光照进来,还隔热隔湿。”王伟说。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市档案馆的档案库房装上了空调和除湿机。“但是还不够智能,我们几个工作人员,每天必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倒掉空调和除湿机抽出来的冷凝水,尽量让环境保持干燥、恒温。”王伟回忆。

而现在,市档案馆的档案库配置了恒温恒湿系统,尤其是特藏室,里面入藏的档案十分珍贵且年代已久,室内温度常年需要保持在14℃—26℃,湿度则需要控制在45%—60%。

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征集

“以前的档案保管工作是比较被动的,通常我们接收的档案,都是机关、企事业单位送过来的档案。”王伟介绍,而现在,档案接收的类型越来越多。近年来,市档案馆征集了一批书画名家作品,另外还有党的二十大代表、奥运冠军许安琪的个人档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民俗专家陶思炎的个人档案等,南京林业大学的植物学标本档案今年也首次征集进馆,进一步丰富了馆藏资源。

王伟解释说,现在的档案工作不单单是保管保存,还要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往后看”。所谓“往后看”,就是要看到某样东西10年甚至20年、30年后的价值。王伟举例说:“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时,工作人员或参赛选手会有一些工作证、选手证、出入证之类的证件,运动会结束后,有些人会放家里留个纪念,有的人就处理掉了。但这类物品放在10年后的今天再看,意义大不相同。档案工作就是要善于发现、善于征集这些承载人们历史记忆的东西。”

从保管保护到开发利用

近年来,档案工作的重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成为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课题。

重要的是挖掘。王伟认为,“档案像一本日历,记录着某个单位或个人每天发生了什么事,但仅仅是把这些资料摆给大家看,没人感兴趣,还是要挖掘档案背后的故事。”

2024年是南京解放75周年,市档案馆和市委党史办、南京大学联合申报了《解放前夕南京百万户籍档案整理与研究》课题。这一研究的基础就是2006年市档案馆接收的150多万份南京解放前夕的户籍卡,工作人员将其逐一除尘、消毒、扫描、编录,建立了数据库。南京解放前夕,许多中共地下党员隐姓埋名,隐藏于普通老百姓之中,这批户籍档案便成为记录他们当时战斗和生活状态的最直接见证。

近年来,市档案馆不断加大和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的合作,利用馆藏资源,举办了《心向党 正青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京史料展》《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渡江战役支前展》等一批精品展览;同时,尝试用新媒体手段宣传档案工作,开展了“百年华诞、百件珍档”全媒体行动、“强国少年说”——南京“红领巾”诵读学传红色珍档融媒行动等。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