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中华门外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耸立着一座巍峨肃穆的纪念碑。1933年9月被敌人杀害的邓中夏,就被安葬在这里。
斯人已去,忠魂犹在,他用生命写下的那个关于信仰的故事被传颂至今。
1
与父亲彻底决裂
他如何在逆境中寻路
1917年,邓中夏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当时,新文化运动正迅猛发展,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下,邓中夏开始走出“书斋”,转而研究马克思主义,为救国救民探求真理。
为了推动更多学生工人参加爱国运动,他积极筹办杂志,并发起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在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通过灵活且通俗易懂的方式,让青年工友学文化,让群众了解反帝反封建的道理。
可是,邓中夏的行为令父亲十分不满。特别是毕业时,父亲托人为他在北洋政府谋得了一份好差事,他却将委任状退回,并表示:“我不做官。”其父勃然大怒,断绝了对他的经济支持,并与他彻底决裂。邓中夏面对如此困境,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他又该如何开展革命工作呢?
2
身陷不利局面
他如何成为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
在上海大学档案馆中,至今仍完整保留着一百多年前邓中夏亲笔拟定的《上海大学章程》。此前,经李大钊推荐,邓中夏出任上海大学校务长。
任职期间,他聘请了一批学识渊博、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任教,革命者们济济一堂,言传身教,让上海大学声誉日隆,一时间,“武有黄埔,文有上大”传为美谈。
1925年6月,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各地陆续掀起反帝爱国的革命高潮。遵照党组织的指示,邓中夏来到香港领导工人运动。但是不久后他却发现,很多香港工会的领导人并不积极主张罢工。面对这种消极的态度,邓中夏又该如何开展工作呢?
3
夫妻在法庭上冷漠相对
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在领导省港大罢工时,邓中夏认识了李惠馨,两人在革命斗争中日久生情,订下了一生的盟约。然而幸福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二人接连被捕入狱。
1933年7月26日,国民党在法庭上押着他们互相指认。他们只是打量了一下对方,就一脸冷漠地表示不认识对方。明明是最亲密的伴侣,为什么要装作互不相识呢?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当狱中党支部派人去问邓中夏的政治态度时,他十分激动地说:“就是烧成灰,我邓中夏也是共产党员。”9月21日,他英勇就义,39岁的生命航程画上了句号,化为信仰的航标,指引着后来者向着光明续航。
演播室现场,邓中夏的曾侄孙邓天琪、《邓中夏年谱》的作者冯资荣以及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员戴梦青,一同讲述了邓中夏是如何用一生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国家荣光——邓中夏》于8月18日(周日)22:30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央视频APP播出。
《国家荣光》
讲述英雄故事
共铸国家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