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旧址寻访|雨花台,颂英烈

发布时间:2024-10-09 14:39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编者按: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联合人民网江苏频道,开展“红色中国·江苏印记”革命旧址寻访系列活动。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今年的寻访活动主题聚焦“追寻革命足迹 凝聚奋进力量”。人民网采访团队将陆续走进我国百年近代史上30多处革命文物文保单位。本次寻访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让我们致敬那些为新中国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的革命英烈。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

诵读雨花英烈家书,体会百年红色浪漫。当日一早,100名新婚夫妇来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在烈士就义群雕广场前躬身献花。这项别具意义的纪念活动已连续开展10年,旨在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的时代风尚。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雨花台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从1926年到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在这里牺牲的雨花英烈数以万计。“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闪耀着伟大民族精神的光芒,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青年研究员戴梦青说,他们以热血和生命铺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路。

LOCAL17277517956190A3RF9FWDY.jpg

航拍雨花台烈士陵园。李昱辰摄

75年前,一次会议决定建设雨花台烈士陵园

雨花台烈士陵园坐落在雨花台风景区的中心地带,占地20.2公顷,在其全长1500米的中轴线上,烈士就义群雕、烈士纪念碑、倒影池、纪念桥、纪念馆、忠魂亭等依次展开。

这座陵园的修建可以追溯至新中国成立之初。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作出建设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

本着“先绿化、后建设”的方针,从1949年到1979年间,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造林工作。1950年7月,人民革命烈士墓奠基典礼在雨花台举行;1952年5月1日,位于雨花台主峰的奠基纪念碑落成,碑高6.8米;1952年12月20日,雨花台烈士陵园在烈士牺牲最多的北殉难处、东殉难处和西殉难处分别建成纪念标志。

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雨花台烈士陵园陆续建成了一组气势雄浑、庄严凝重的纪念建筑群。1988年7月,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建成开放。也是在这一年,雨花台烈士陵园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陵园在当初的奠基碑原址上建起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42.3米的高度代表着南京在1949年4月23日解放。

行走其间,从一座座雕像、一处处碑文到一页页书信、文章,既能想见当年斗争环境的险恶和敌人的凶残,更能感受到雨花英烈们对革命前途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念。

“我奶奶的父母,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周鑫玥从小听着革命先烈的故事长大,如今她已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我会把雨花英烈的故事讲好,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LOCAL1727751809078I8NLF0K4GC_副本.jpg

远处为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人民网 王丹丹摄

国内首部,保护烈士纪念设施“点”上立法

“日常巡查中,我们发现陵园内的缅怀人像雕塑存在倾斜风险,经专业检测后显示倾斜角度极小且在可控范围内,我们就安心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文物博物馆处工作人员赵德智说,缅怀人像雕塑建筑高大,是巡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文物。

今年以来,雨花台烈士陵园对所属不可移动文物展开了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测与评估。截至目前,已对全部16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体检”并形成了专项报告,对后续的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方案。针对此次报告中反映的“碑体需清洗”等共性问题,陵园已开始着手解决。

诸如此类的文物养护工作,对雨花台烈士陵园来说已属常态,这得益于相关顶层设计的完善。

2022年4月5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保护具体烈士纪念设施“点”上立法,条例既突出对烈士陵园进行分层次保护,又关切市民入园休闲健身的民生需求,并将禁止侵害雨花英烈的姓名、肖像、名誉和荣誉写入法规。在此基础上,陵园编制了《雨花台烈士陵园保护规划》,为雨花台烈士陵园划定具体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守好革命文物安全红线。

“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让革命文物得到了更加科学系统的整体性保护。”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文物博物馆处副处长庞芸介绍,《雨花台烈士陵园不可移动文物巡查办法》由此而来,陵园安排专人对重点纪念建筑群进行定期巡查检查,同时利用视频监控技术手段,实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确保发现问题后可以得到及时处理。

近年来,雨花台烈士陵园相继完成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碑体和平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外围栏杆、知名烈士墓、殉难处、北门文物保护标志碑等多处文物的养护维护。

LOCAL1727751819623X9CC7BS6IT_副本.jpg

研学团队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参观。人民网 王丹丹摄

薪火相传,陵园纳入“南京红色主题精品游径”

“如果把雨花台红色纪念建筑群比作一首庄严的史诗,忠魂亭就是为这首诗画上的一个句号。”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中轴线的最南端,一堂“建筑里的缅怀”雨花台建筑系列研学课,为20余名中小学生开启了一次红色文化之旅。

“建筑里的缅怀”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推出的建筑类专题研学课程,通过带领青少年实地探索雨花台标志性建筑,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内涵,解读建筑群中蕴含的历史、艺术知识,引导青少年追寻英烈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中。

这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立足文物,开发研学课程的缩影。“我们注重革命文物的价值挖掘,坚持深化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构建覆盖全南京的全域式‘馆校合作’教学体系。”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社会教育部副部长赵静介绍,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雨花台烈士陵园全年接待青少年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

除了吸引学生通过研学等方式“走进来”,雨花台烈士陵园还通过志愿者将英烈精神“传出去”。自2006年成立“小雨滴”志愿服务队以来,陵园已与南京大学等近20所高校合作,和烈士亲属等志愿服务团队一起,先后组织了3500余名志愿者宣讲烈士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作为南京革命文化历史的主要载体之一, 雨花台烈士陵园近日被纳入“南京红色主题精品游径”中的“信仰之旅”主题游径中。今年以来,雨花台烈士陵园入园人数已达近400万人。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