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2016级表演专业毕业原创红色话剧《那时花开》在南京艺术学院实验剧场精彩上演。
话剧《那时花开》讲述了雨花英烈白丁香从15岁开始参加革命到22岁英勇就义的壮丽人生经历。这段用青春诉说青春,用热血讴歌热血的故事,生动描绘了革命先驱者的青春和成长、亲情与爱情,具有回看历史和将历史照进现实的双重意义和艺术价值。
不忘初心
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
2019年4月,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召开本科生毕业作品专题动员会,决定以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雨花英烈精神作为创作主题,将创作原型聚焦在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慷慨捐躯、舍生取义的以白丁香等人为代表的雨花英烈身上。
矢志不渝
让信仰之美彰显时代意义
“这部戏的灵魂就是信仰。一群20多岁年轻人把自己的生命献出去,是什么让他们愿意舍我,大概是他们顽强的意志,支撑这个意志的就是他们坚定的信仰。”南艺《那时花开》编剧团队负责人表示,全体编剧的创作初心,是希望观众能铭记历史的同时,也能寻回信仰,去传承、学习值得骄傲纪念的精神。
围绕“五卅惨案”、北伐战争爆发作为故事背景,以白丁香从15岁接触革命事业到22岁英勇就义的革命历程为线索,展现了就读于东吴大学的学生白丁香在共产党员张老师和师姐尹丽芳等正义力量激励下成长成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拥护者,与拥有共同理想的乐于泓相识、相恋,结成革命伴侣,与国民党敌对势力展开斗争。在信仰的争论和对峙中,白丁香不幸被叛徒出卖,带着自己未出生的孩子光荣牺牲了,年仅22岁。
“这也是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千百万普通而伟大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写照:为了换来更多人光明与幸福生活的伟大理想,甘愿牺牲个人的生命和幸福。在当今中国,千万的共产党人队伍中不断地涌现着张富清、赵亚夫、王继才等优秀共产党员,从白丁香到他们,时刻体现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致敬时代
让历史对话未来
《那时花开》是一部关于青春与成长、亲情与爱情,并带有特定历史时期色彩的革命历史题材的诗画舞台剧,它悲壮、恢弘、激荡、抒情、浪漫,无时无刻都以美的意境和现实的残酷交替呈现,给观者以美的体验和怜的凄楚。戏剧化、诗意化舞台大量留白的特点,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呈现出角色真实的内心世界,创造丰富、鲜活、个性的艺术形象。这对演员的戏剧功底和舞台表现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为了加深对人物角色的揣摩,师生们一次次走在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东侧的丁香路上,在阿乐栽种的丁香树下一遍遍吟诵“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兼人劳作,鞠躬尽瘁,偿汝遗愿”的誓言,尽最大努力去感受丁香当年坚持战斗的恶劣环境,时常流下热泪。
演出开始前一天,南艺2016级表演专业全体同学又一次自发回到雨花台烈士陵园。在那棵丁香树下,同学们久久不肯离去。“白丁香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的一生承载了青春的活力和生命存在的意义。正如她的名字丁香一样,美丽怡人却花期短暂,无法挽留。”扮演阿乐女儿——乐丁香的李雨珊同学说道,“每每排练一次,我们都忍不住留下眼泪。这将是我们未来人生路上不可磨灭的回忆。”
“黎明一定会到来,黑暗终将逝去,你的声音将注入金泉,划破天空。”当饰演共产党员白丁香的2016级表演专业学生冯姿嘉,用泰戈尔的诗句表达青年共产主义者愿为理想信念慷慨就义的大无畏精神时,在场观众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内心掩饰不住的激动。
6个月的排练,22年的青春历程,100年来的信仰传承,白丁香等雨花英烈的革命历程,在两个小时的戏剧舞台上得到真实还原和华丽绽放。在这场特殊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所有人都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对祖国的赤诚深爱和对信仰的真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