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信仰同行》 | 坚贞不屈的妇女部长——孙晓梅

只要我们肯努力,肯奋斗,肯牺牲,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渡江胜利纪念馆理论成果荣获全市档案工作者年会征文二等奖

近日,以“新时期档案馆工作与创新”为主题的2020年全市档案工作者学术交流年会召开,会上公布了年会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建党百年:雨花英烈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征文启事

南京雨花台拟于2021年上半年,在南京召开“雨花英烈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学术研讨会,现面向社会开展征文活动。

五役丰碑彪史册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一级作家、当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二军一百二十六师司令部机要员孙家玉写道:“五役丰碑永不磨灭。”

战场上不畏生死,凯旋时却哭了一路

“绍阳江、北汉江、小清洞……这些地方印象太深刻了,我永远忘不了。”86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吴潮涌一口气向记者念出了一连串朝鲜地名。

反甄审斗争,以青春之名永不妥协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迁回南京。一时间,接收大员满天飞,“五子登科”接收忙。

就在人民感到失望、发出怨言的时候,国民党还侈谈“气节”,把原沦陷区内各级学校的教师一概称为“伪教师”,大中学校的学生则被称为“伪学生”,规定要对他们进行甄审考试。这种歧视和侮辱,终于引起公愤。

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南京的学生为争取读书权利而与国民党当局展开斗争。

甄审与反甄审,猛然碰撞出抗争的火花。

抢建铁路,敌军惊呼“天外飞来火车”

在江苏省军区第16干休所,96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徐俊彦抱病跟记者断断续续地说起当年抢修铁路的往事……

风雨百年雨花魂 | 19岁,他为信仰舍弃生命和爱情

曹顺标,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7月,到上海读书并从事地下革命工作。

新中国首具降落伞在这里诞生

1951年10月的一天,一架飞机划过沈阳的上空。

全副武装的战士从飞机上一跃而下,随后一朵巨大的伞花绽开。看着降落伞徐徐平缓下降,现场所有人都欢呼起来:“成功啦!”

这是新中国首具国产降落伞,由刚刚建立不久的南京513厂(宏光机械厂)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