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实境探访 线上直播+VR展示 红色寻访第19站走进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

7月25日上午,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点第19站寻访阅读行动走进高淳区,寻访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

年少立志救国 用生命践行初心

“身可杀,而爱国热血不可消;头可断,而救国苦衷不可灭。”写下这令人叹服的句子的作者,是只有21岁的雨花英烈陈原道。

《与信仰同行》| 最后斗争 破晓曙光——成贻宾

他帅气正直;他拼搏奋进;他曾被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三所高校同时录取,被乡亲们称呼为“三科状元”……

铁血柔情 抗洪将军缔造“千年一堵”

1998年刚一入夏,珠江、闽江、长江、嫩江、松花江……中国境内全流域发生大洪水,受灾人数之众、地域之广、历时之长,世所罕见。

因洞庭湖、鄱阳湖流域连降暴雨,长江流量迅速增加。

8月7日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与5号闸之间突然决堤30米左右。洪水以4米高的落差直扑九江城,全城42万人民群众即将陷入灭顶之灾。

当天下午,57岁的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董万瑞中将临危受命,担任九江段抗洪总指挥,紧急赶往一线,率领3万子弟兵抗洪救灾。

这位“铁血将军”立下了军令状:誓与大堤共存亡!

抗战时期溧高地区的公安工作

1943年9月,新四军十六旅收复了高淳的漆桥、安兴地区,成立了高淳办事处。

“文博之夏”让孩子们“双丰收”

为更好地满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要,2020年南京市第十八届“文博之夏”系列活动如期举行。

铜山战斗

溧水铜山,海拔不过百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因为1943年春天的一场殊死战斗在这里发生,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地方。

鏖战“洪魔” 抗洪国家队的英雄本色

受持续强降雨及长江上游来水影响,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超历史记录,并呈上涨态势。汛情十分严峻,抗洪刻不容缓 。

2020年7月13日下午3 点,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400多名官兵闻令而动,作为先遣部队整装出发,连夜奔赴江西九江执行抗洪抢险任务。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是舟桥兵的战场。每到洪水肆虐的紧急关头,“生命之舟”就会出动。

南京团市委:开展“强国少年说”系列活动

目前,全市已创建152支以南京革命英雄姓名命名的优秀英雄中队集体,引导青少年寻访红色基地、阅读红色读本、演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