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的雨花台探索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作为国家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首批“大思政课”革命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从1949年建陵之始就以“纪念先烈,教育后人”为初心和使命。雨花台聚焦场馆的教育功能,特别注重通过馆校合作服务“大思政课”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对 学好党史、用好党史的重要意义

《党史》三卷上册出版是一件大事,是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工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提供了权威教材。

15位抗战老兵口述历史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日前,江苏省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与苏州市委老干部局合著的《苏州抗战老兵口述史》出版。

是谁最早使用了“长征”一词?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使用的并不是“长征”一词,而是分阶段使用“突围”“转移”和“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以前,红军文献中一般使用“突围”和“转移”;从1934年11月至1935年4月,中央红军一直往西挺进,在此期间的红军文献中一般使用“西征”。

最新!南京红色场馆看展指南来了

2025年,南京市博物总馆观展大餐已备齐。其中,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与渡江胜利纪念馆,即将推出全新展览 。

抗战中的新四军女兵

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铁军。在这支英勇的队伍中,有一群怀着赤诚爱国之心踏上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的革命女性,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用忠诚的信仰为抗战事业奉献青春,以闪光的人生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大中小学牵手博物馆,南京打造“思政好声音”新课堂

2月23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和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共同主办的“南京思政好声音:博物馆里的中国”——南京市大中小学一体化馆校合作推进会暨“南京博物馆学校”思政育人项目启动仪式在六朝博物馆举办,旨在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系统推动南京博物馆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建设,深化南京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和“大思政课”建设,拓展实践育人新格局。

江苏全面深化“大思政课”改革创新,这场新闻发布会传递出哪些信号?

2月21日,江苏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新闻发布会在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厅党组成员潘漫作综合发布,介绍江苏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情况、经验做法和下一步工作构想。

铭记历史!南师大师生寻访江苏首批56个抗战纪念设施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项目组前往江苏各地,成立“抗战光影寻踪团”,专程寻访江苏省首批56个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省级抗战主题爱国教育基地单位等,了解其设立时期、背景、状态及相关纪念活动,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于抗战精神的传承轨迹和发展路径。

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在京召开

2月18日,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