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恽代英全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恽代英全集》共9卷,290余万字,真实了展现他的生平史事与思想发展轨迹。
南京,既是恽代英职业革命生涯的起点,也是他生命的归宿,印有太多烈士的足迹。 在江东门外恽代英烈士殉难处,一座纪念碑静静矗立在苍松翠柏间,代表着南京人民对这位革命先烈的永恒怀念。
1941年底,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团带着光荣使命——恢复和建设溧水抗日根据地,重返南京近邻。 日军对此深感威胁。恰逢日军密谋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夕,敌人加紧了对苏南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主要锋芒直指“两溧”(溧水、溧阳)地区。 11月24日深夜,大批日伪军在夜色掩护下,企图偷袭四十六团。
2017年11月23日,央视国防军事频道的《军旅人生》栏目报道了百岁老红军秦华礼的故事。 这位老人19岁参加红军,是战争年代少有的通讯人才,出任红四方面军军部无线电台台长。 新中国成立后,秦华礼依旧坚守在邮电通讯战线,担任了南京邮电学院首任院长兼党委书记,为国家培养了十多万名优秀通信人才。
11月20日,在俄罗斯国家影像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发现了两卷记录1924年赤色职工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黑白无声录影带。
11月22日上午,《中国纪念馆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专家咨询会在南京大学举行。
11月19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召开院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九次集体学习扩大会暨全院形势报告会,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为全院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辅导报告。
2019年11月21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制作的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以下简称《“十一书”》)举行上线发布会。
1936年11月22日,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等“七君子”被捕。 得到消息后,南京妇女救国会负责人曹孟君积极参加营救工作,却也因此被捕,直到九个月后才获释出狱。 人们将曹孟君称为“七君子”之外的又一“女君子”。
1943年,风起云涌。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 11月21日,皖中抗日根据地领导人吕惠生亲笔起草了《抗议顽固军无理进攻通电》,揭露和控诉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罪恶行径。 从加入新四军的那一刻起,吕惠生就将自己和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最终血洒南京。
1943年秋,日军进犯苏浙皖边区。为粉碎日军进攻,新四军十六旅尾敌南进,先后挺近郎(溪)、广(德)等地敌后,开辟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正当新四军乘胜追击之际,驻守在东坝、漆桥、东流一线据点的伪军,妄图以“蚕食”政策扩大伪化区,阻挠新四军继续向南发展。 对于敌人的“蚕食”政策,新四军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1月20日夜,新四军十六旅向东流据点发起强攻,揭开溧高战役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