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年·天天读》以日历的形式,结合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和历史图片,生动、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1946年6月23日一早,上海火车站。
十万余名群众在此聚集,旗帜飞舞,口号震天。人山人海中,不乏陶行知、叶圣陶、田汉、周建人等社会知名人士的身影。
十万人,只为送行11人。
就在一个月前,国民党政府迁回南京,企图向解放区发起进攻,全面掀起内战。民建、民进等53个政团成立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并发表反内战宣言:“我们人民要团结起来,以具体的行动来阻止战乱,如果有谁竟敢压迫我们的举动,就是我们人民的革命对象!”
国民党政府对各界人民的上书一律不予答复,随着形势的严峻,团联公推由马叙伦理事为团长的11人组成上海和平请愿团赴南京请愿。
在雨花英烈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群体——晓庄十烈士。
昨天,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举行“筑梦新时代 庆建党百年”红色寻访活动。
6月23日晚,南京市市级机关庆祝建党100周年“七一”表彰暨文艺汇演在江苏大剧院举行。
南京的沧桑巨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建立丰功伟绩、推动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南京大地的生动实践。
《党史百年·天天读》以日历的形式,结合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和历史图片,生动、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近日,电视剧《觉醒年代》“押中”高考作文题出圈,不少大学生也是这部剧的拥趸。
梅园新村30号,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小小的院落并不大,柏树虬劲挺拔,海棠花开正艳。
步入展厅,无数展品中,一段色泽鲜艳的红绸,格外引人注意。
红绸不大,不平整的边缘可见剪裁时的匆忙,红绸右上方楷书大字“天作之合”,左下方有密密麻麻28个签名,向人们诉说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