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老余·伍豪之剑·夫妻特工

“为了搞革命,我宁可舍弃一切。”这是中共地下党员王世英的信仰。

王世英在1925年加入了共产党,此后又考入黄埔军校。1928年春参加皖北农民暴动失败后,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先后在阎锡山和杨虎城的部队任下级军官。

1931年10月,王世英找到了党组织,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列车。

来不及多加休整,重新回到党的怀抱的王世英接到了一项危险重重的任务:以特派员的身份去南京开辟工作,主要任务是打入敌人内部,建立党的情报关系。

雨花英烈建防洪堤,76年依旧坚固

在安徽无为东乡沿江,有一条长堤,名叫“惠生堤”,建成76年来,一直是沿江一带百姓防洪的屏障。这道“惠生堤”,就是由雨花英烈吕惠生领导建设的。

《与信仰同行》| 卧底虎穴深处的谍报英雄——谢士炎

我至少欣赏它的活力、热情,组织与建设新中国的理想········

丰富暑期生活 名家名师线上与孩子分享红色故事

为丰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近日,我市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

抓特务 石城卫士捣毁“潜宁第五组”

1949年8月,刚刚成立不久的南京市公安局截获了一封发往香港九龙界限街41号大光明电影公司华延胜收的密函,落款人为“王有智”。

根据公安局掌握的情报,大光明电影公司是台湾国民党保密局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华延胜”是指电台,“王有智”则很可能是保密局安插的一个潜特组织的化名。

潜特组织究竟隐藏在哪?南京市公安局侦讯处长林浩然陷入了沉思。

两岸博物馆文创专家齐聚 用文化创新唤醒博物馆IP

8月3日下午,第二届两岸博物馆IP授权交流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

我的战友,我们的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华民族的“争气桥”,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伟大奇迹和历史象征。

以史育人 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南京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组成联合课题组,就革命纪念场馆发展现状与特点趋势开展调研。

生命为祖国铁路建设而燃烧

2006年7月1日,“世界屋脊”上响起第一声火车鸣笛。

十万筑路大军鏖战五年,终于建成钢铁大道——青藏铁路。

建设者们欢呼雀跃的同时,也默默怀念着一位已经离去的老人。

作为青藏铁路最早的勘察设计者之一,他曾几上青藏高原实地勘察,数十年关注青藏铁路建设,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他就是潘田,从南京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原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兼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