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秣陵和湖熟之间的龙都镇,地处南北交通要道,既是江宁县秦淮区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也是江句县委民主政治活动中心。
横山事变后,因新四军主力撤出江宁,日伪军乘机侵占了龙都镇。
1941年,新四军第6师16旅46团在政委钟国楚、参谋长傅狂波的率领下回师江宁,在龙都镇三战三捷,宣告了“王者归来”。
他叫伏健章,从事党建工作40余年,退休后,他利用自己的专长,开展理论宣讲和政治教育。
雨花英烈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牺牲者”。
1945年抗战胜利后,到中共代表团撤离南京前,邱文昆和他的光明书店给很多南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是一家坐落于新街口的书店,门面不大、装潢简陋,但生意兴隆,前来买书看书的学生不断。原来,这家书店与别家不同,摊位上除有一般报刊外,还有《民主》《周报》《文萃》等进步杂志。
走进店堂,向书架浏览一番,你就会发现这里赫然陈列着斯诺的《西行漫记》、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论》,还有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
7月7日上午,江苏省档案馆召开2020年上半年业务建设情况专题汇报会。
记者从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批前公示,征询公众意见。
7月11日,“戎耀今生”首届江苏退役军人党员“微党课”授课竞赛总决赛举行。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近郊卢沟桥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人们记得他,记得他的灰布长衫;人们追随他,追随他的革命理想。他,到底是谁?
1983年,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接待了一个来自天津的参观团。
当讲解员深情地讲述着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停驻在一幅遗像前,失声痛哭起来:“四弟啊……”
老人叫谢远达,照片中的男子,是他失去音讯四十多年的弟弟杨斌。
1947年,杨斌由于叛徒的出卖被捕,次年牺牲在了雨花台,时年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