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今年是新四军东进苏南80周年。80年前,南京南郊地区成为军民抗击日寇的疆场,一幕幕炮火纷飞、鱼水情深的故事在这里上演;80年后,铁军精神代代传承,这里依然红旗飒爽,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生活的气息处处散发。
1938年9月5日,汉口《救中国》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打回南京去!麒麟门大战两小时》的新闻报道,副标题用醒目的字体写着“新四军大展雄威”。
1949年3月25日,北京西苑机场,三军肃立,铁甲生辉,一场盛大的阅兵式拉开序幕。
1944年的一天,溧高县安兴区的一个古村落里军歌嘹亮,一队队穿着灰色军服的新四军战士正在认真操练。
南京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65处红色文化资源点,就像一座座红色地标,记录着一段段难忘的红色历史,也彰显着红色文化的世代传承。
根据徐州工程学院校长、著名作家张新科以雨花英烈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苍茫大地》改编的同名原创红色话剧,于6月7日下午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弘扬厅公演。
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点第二站寻访阅读行动先后走进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寻访马克思主义最早在南京的传播地等红色文化资源点。
1920年5月,陈望道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不过在此之前,河海大学学子张闻天,就已经在期刊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东南大学的东北角,藏着一座南京团组织的精神地标。1922年,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便是在这里诞生。
1917年的一天,金陵城中一场足球赛正在火热进行。球场上,双方你来我往,一名文质彬彬的少年,表现抢眼。
东南大学西北角,喧闹的操场边上,藏着一处清幽雅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