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灵菲出生于广东省潮安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父亲为人耿直,生性仁慈,但是对洪灵菲却非常严厉。
父亲特别信风水,喜看相。洪灵菲读书或朗诵诗词,父亲说他音调哀怨凄楚,不是吉兆。洪灵菲写字,本来很端正利落,父亲却说笔划像骨头,没有肉,不饱满,是短命相。洪灵菲的一举一动,在他老人家看来,没有一处顺眼。
穷乡僻壤,父亲的藏书倒不少,洪灵菲沉湎其中,从书本中寻求安慰和乐趣。
洪灵菲九岁时才入学校。乡村小学给他提供了看书学习的新天地,他专心致志地读书。由于学校仅有两三间小破屋,学生很多,十分嘈杂拥挤。每到下课,他就悄悄地一个人溜到屋顶去看书,自得其乐。有时,一些调皮的同学在下面异口同声地喊“书呆子”,他也浑然不觉。
1922年,中学毕业后的洪灵菲到广州高等学校(即中山大学前身)求学。洪灵菲自小爱好文学,广泛阅读中外诗歌小说名著,并逐渐醉心于诗歌文学创作。洪灵菲特别崇拜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苏曼殊和雪莱、拜伦等著名诗人,喜欢读他们的诗和词。不管是在路上漫步徘徊,还是在阶前庭院憩息,他都喜欢高声朗诵,旁若无人。因为酷爱文学,才华横溢,他最终成了郁达夫先生最喜爱的学生。
洪灵菲(1902—1934),现代作家,笔名林曼青、林阴南、李铁郎等,广东潮州人。1930 年“左联”成立时,他是七人常委之一。1934年中秋前后,年仅32岁的洪灵菲被枪杀于南京雨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