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李巷。南报融媒体记者 姚强 摄
南京广袤的乡村,红色遗迹遍布、红色底蕴深厚,是一片红色热土。在六合金牛山、溧水石臼湖、高淳西舍、江宁横山等地,流传着新四军抗击日寇的英雄故事,还留下了不少动人的歌曲、诗篇等文艺作品,至今仍广为传颂。
新四军文艺小战士在六合采风时,将民歌《鲜花调》加工创作成名曲《茉莉花》;著名的新四军歌曲《石臼渔歌》,诞生在溧水石臼湖畔的沙滩上……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眼下,《红色丰碑——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京》线上专题展正在展出,该展览由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联合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市社科联等单位共同策划举办,其中不乏珍贵的红色文艺作品,讲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当地老百姓,在溧水、六合、高淳、江宁等地的抗战故事。
《金牛山上打胜仗》,歌颂新四军“梅花桩”战术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在抗日战争形势最危急的关头,在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行动方针的指示》下,陈毅、粟裕、谭震林、罗炳辉、彭冲、江渭清等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率队来宁,深入敌人后方抗日,视死如归、血战到底,成为抗战史上的红色丰碑。
“新四军,真正强,抗日救国的好榜样。金牛山上又打了大胜仗。布下了天罗和地网,杀得鬼子汉奸没处藏!罗司令摆下‘梅花桩’,杀伤他四五百,活捉他几十双,胜利品也挑它几十筐……”展览中,一首名为《金牛山上打胜仗》的抗日歌曲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首歌是当地老百姓歌颂罗炳辉“梅花桩”战法的一首赞歌。歌词中的“罗司令”正是罗炳辉。80年前,这歌曲在南京六合可谓家喻户晓,老百姓竞相传唱。
1939年12月,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率第五支队八团、十五团到达六合竹镇、马集一带,在老古墩伏击日寇,毙伤60余人,缴获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两挺,步枪20余支。此战被称为东进六合第一战,鼓舞了民心士气。
1941年4月16日,新四军第二师十二团奉命进驻六合金牛山,按照罗炳辉提出的“梅花桩”战术,采用支撑点式部署,呈梅花瓣状分开,与来犯的日军交火,取得了反袭击战的重大胜利。罗炳辉主持撰写的《战斗详报》中曾这样描述这场战斗:“敌人以爬行沿田埂秘密接近我军,当为我军事哨发觉开枪即打,敌人向我猛冲,我即与敌展开血战。因我军部署是梅花桩式,敌人不能包围我,反而为我包围。”
这一仗共毙伤日军、伪军5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金牛山战斗,是抗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反袭击战的成功案例,被收入《中国近现代史大典·军事篇》,与平型关等战斗一起载入史册。”江苏省党史学会会员、抗战史研究者胡卓然表示。
《激战溧水马占山》,再现80年前松林间浴血奋战
溧水是新四军挺进江南最早到达的地区之一,此后也一直是苏南军民抗日的核心区域之一。溧水区白马镇李巷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苏皖区委,苏南行政公署领导机关和新四军十六旅旅部驻地,在苏南抗战中有重要战略地位,被称为“苏南小延安”。这里留下了诸多感人肺腑的抗战故事。
在茂密的松林中,英勇的新四军战士先以手榴弹击退敌人攻势,又端起步枪、挥动大刀,与前来偷袭扫荡的日寇展开了近身肉搏战。展览中,溧水文化馆原馆长、画家邱德仑的《激战溧水马占山》连环画,通过查阅史料、走访当地百姓、实地勘察,用70幅画,生动再现了80年前新四军在溧水马占山、张子山一带与日军展开浴血奋战的场景。
马占山位于溧水白马镇,是一座海拔仅146.2米的小山。展览工作人员介绍说,1941年底,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团带着恢复和建设溧水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使命,重返溧水。日军对此深感不安,于是加紧了对苏南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的步伐。当年11月24日深夜,大批日伪军在夜色掩护下,企图偷袭四十六团。
战士们为了保卫根据地,同时掩护大部队转移,在马占山一带与日军殊死搏斗。这场战斗是新四军1941年重返溧水、恢复抗日根据地后的第一仗。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新四军多次打退了敌人偷袭、进攻,打死打伤日伪军30余人,粉碎了日军企图驱赶四十六团至溧阳塘马地区进行合围的阴谋。
在这场战斗中,前方负责掩护的四连指导员郭启超和两名副班长壮烈牺牲。当地老百姓把他们安葬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距马占寺几十米外的竹林里。如今,在马占寺附近的一片绿树丛中,还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它是1995年由当地群众自发树立的。
《石臼渔歌》,描述溧水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
“日出一斗金哟,胜过万担粮啊。我们生活在湖上,我们战斗在湖上。天苍苍,水茫茫,石臼湖上是家乡。家乡处处起歌声,唱到东方现朝阳……”展览中,著名的新四军歌曲《石臼渔歌》,描绘了溧水抗日根据地美丽静谧的风光,以及军民同仇敌忾的抗战岁月,是溧水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的真实写照。
溧水区文旅局相关人士介绍说,石臼湖是苏皖两省三区县的界湖,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之美誉。但在那个烽火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这里的人民也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波涛滚滚的湖面上,也是抗日的好战场,新四军与游击队曾在这个战场上显英豪。
“这首《石臼渔歌》是新四军歌曲中最著名的一首抒情歌曲,它所诞生的1943年,正是抗战最为艰难的年份。”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金实介绍说。
由于十六旅四十六团经常活动在石臼湖周围,保护渔民打鱼,指战员们对石臼湖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1943年3月,新四军第1师巡视团团员孙海云在石臼湖畔沙滩上,写下了《石臼渔歌》的歌词。
“当年我父亲和战友们经过石臼湖,眼前水天一色,野鸭成群,渔帆排列成行。这样静谧的风光在新四军抗战最艰难的时刻显得那么动人。我父亲就拿起一根树枝,在沙滩上写下了这首《石臼渔歌》。这首歌由另一位新四军战士涂克作曲后,就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抗战岁月。”孙海云的女儿孙晓云深情讲述了父亲创作这首歌曲的经过。
这首歌曲调优美抒情,唱出了石臼湖的美景,唱出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唱出了共产党必胜的信念,唱出了新四军的战斗豪情。很快,“天苍苍,水茫茫,石臼湖上是家乡”的歌声,就在苏南新四军部队和溧水群众中传唱开来。
陈毅率新四军东征,写下《东征初抵高淳》
高淳作为连接新四军皖南军部与茅山根据地的交通廊道,是新四军东征抗日,进入江苏的第一站。1938年6月4日,陈毅率新四军一支队从安徽东征,夜渡固城湖,抵达高淳,在高淳老街吴氏宗祠建立东征途中的第一个新四军司令部。展览展出了陈毅亲自创作的《东征初抵高淳》组诗(四首),再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
第一首诗写出了高淳的如画美景:“波光荡漾水纹平,河汊沟渠纵复横。扁舟容与人如画,抗战军中味太平。”第二首诗描述了军民一家亲,同仇敌忾的场景:“堤柳低垂晚照斜,农家夜饭话桑麻。兵船初过群疑寇,及见亲人笑语哗。”第三首诗,由欣赏自然风光,联想到肩上的抗战责任:“江东风物未曾谙,梦寐吴天廿载前。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复水是江南。”第四首诗,点明战士们对东征高淳开展抗日战争的渴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芦苇丛中任我行,星星渔火水中明。步哨忽觉征人起,欣然夜半到高淳。”
展览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组诗词,是1938年6月陈毅率新四军东征时所作,是一组勾勒江南水乡美景、描绘军民鱼水之情、展望斗争前景的七言绝句,文采卓然,层层递进,脉络十分清晰。如今,在高淳老街的吴家祠堂,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已经成为著名的红色景点,陈毅所留下的这组诗篇,也被参观者纷纷诵读、转发。
1943年11月,经历了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再度来到高淳。新四军十六旅在高淳桠溪镇,建立了安兴抗日根据地(今天的西舍村所在地),是保障苏南抗日的后方基地。叶飞、王必成、江渭清等新四军高级将领,多次住宿西舍村,在这里指挥苏南抗日。因此,西舍村也被称为苏南抗日红色堡垒。新四军部队在高淳当地深得民心,高淳农民抬着“土坦克”支援战斗的故事,至今仍被老一辈津津乐道。
新四军小战士六合收集民歌
加工成《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展览中,还出现了脍炙人口的民歌《茉莉花》的身影,它是深受几代人喜爱的经典名曲,也是江苏民歌的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是新四军小战士在六合采风时,记录下了当地民歌《鲜花调》的简谱,后来在此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
1942年冬,中共淮南区委和新四军二师所属大众剧团14岁的文艺小战士何仿,来到六合金牛山采风。当时,剧团为老百姓排演的节目越来越多,团里备用的曲调越来越不够用,收集更多民间小调成了何仿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六合,正是盛产民歌之地。据《六合县志》记载,早在周代,六合即有民歌民舞结合的乡人傩会流行。在金牛山下的一个村庄,何仿找到了一名在乡间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他听说何仿的来意后,热情地拿起二胡,弹唱起了民歌《鲜花调》。这首歌曲调婉转悠扬、优美动听,深深打动了何仿,他立即掏出纸笔将曲子记录下来。
1957年秋,当时担任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合唱队队长兼指挥的何仿,需要指导有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的“民歌小组唱”的排练。在选取江苏地方民歌时,他想起了自己在金牛山脚下记录的《鲜花调》,随即找出了珍藏多年的简谱,并将其进一步修改成了《茉莉花》。这一年,《茉莉花》正式以江苏民歌的身份被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向全国发行,中央广播电台录音向全国广播,迅速风靡全国。
1982年,中国江苏民歌《茉莉花》被收进亚太地区音乐教材,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各国人民推荐的优秀歌曲。一直到如今,《茉莉花》仍是被人们广为传唱的经典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