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10 11:19 来源: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徐龙建

提  要:从文化自信视角审视,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凝聚社会进步思想共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彰显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蕴涵;西方文化渗透的侵蚀、错误社会思潮蔓延的消解、文化力量整合繁难的冲击凸显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困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品质、增强文化自信的方向性和发展性功能、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品格、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能力明确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价值蕴涵 现实困境

意识形态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力量,意识形态建设与文化建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 ,新时代,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意识形态所植根的文化土壤更加丰厚,生长力更加旺盛。但是,伴随经济强劲崛起、文明程度大幅提升、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大环境,当代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面临着市场化浪潮强势冲击、西方价值渗透纷扰、中华传统文化遭遇挑战的新情况,人们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出现了认同困惑和选择迷惘。因此,保持文化定力,从文化自信视角探析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蕴涵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2] 这里的“一定的意识形式”指的就是意识形态。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也告诉我们,任何真正的社会革命都是意识形态的革命。可见,意识形态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来说不容小觑。因此,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意义重大。

(一) 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

习近平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无产阶级因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始终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早期的社会主义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一切理论,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以及在思想方法上的唯心史观,也未曾准确的洞悉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此背景之下,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以崭新的世界观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从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引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以信仰立党、意识形态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伟大胜利。恩格斯指出:“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做进一步的加工。”[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已有百余年,历史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它“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5]。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它立足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背景,扎根中国大地的具体实践,生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列宁曾指出:“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绝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6]因此,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有利于我们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

(二)凝聚社会进步思想共识

人总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7]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奋斗,而奋斗的前提则是思想的共识。一个成熟的理性的社会要想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下去,必须具备一系列社会共识,诸如权利共识、民主共识、法治共识、道德共识、文化共识等。只有达成对社会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大体一致或相近的看法,人们才能在心目中建立相通的认知,人们的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础,社会生活也才能协调发展。

意识形态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思想价值载体,它包括政治、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形式在内的社会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其实质是阶级意志的思想表达。通过对意识形态的阐释,一个政党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信仰、政治观点,减少思想摩擦,最广泛地动员广大民众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奋斗。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全心全意实现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通过充分的宣传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真切的理解党的立场和宗旨。因此,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有利于我们奉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最大程度上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坚实的思想支撑。

(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系。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观念形态的文化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它从属于国家非传统安全领域。聚焦文化的生存安全,促进文化的进步发展,对内消除和化解威胁文化的不良因素,预防潜在文化风险;对外抵御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避免异质文化的渗透侵蚀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使命所在。习近平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因此,确保中华文明始终独立自主地绵延发展,在赓续传承中创新超越,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必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从文化自信的宏观视角出发,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8]他在分析苏东剧变的原因时曾明确指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9]。正缘于此,意识形态在推动国家改革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文化发展道路,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来认识和把握,夯实文化发展之基,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确保国家文化主权不受威胁,有效地维护了我国国家文化安全。

二、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挑战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会长期存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1]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西方文化渗透的侵蚀

文化渗透战略是指西方国家依托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对他国的文化、价值观及意识形态以西方评判标准进行重塑,从而赋予自身在世界文化场上的支配和霸权地位。文化渗透战略实质上是对他国文化的殖民入侵。邓小平曾经指出:“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10]文化渗透作为西方和平演变的重要形式严重威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西方国家极力推崇的“宪政民主”和“普世价值论”。

具体来讲,西方“宪政民主”针对的是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其鼓吹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军队国家化、实行多党领导等,意图从政治上瓦解无产阶级政权,推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削弱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形成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普世价值论”则是通过向西方以外的其他国家灌输以西方为中心的价值观。这种论调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就是所谓的带有普世性的世界价值观,西方国家以“普世文明”作噱头,试图将西式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理念完全移植到中国,奴役中国人的思想。在西方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普世价值论”更具诱惑性和隐蔽性,它是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战略的理论基础。在这些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思想理论体系指导下,西方文化渗透的花样和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多种多样。西方国家除了依靠电影、电视、广播、报刊、书籍、西方节日等传统载体外,更是借助手机媒体、微信、博客、播客、论坛等新兴媒介,由线下转为线上、由官方扩展到民间、由显性趋向隐性,助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我国传播,严重侵蚀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错误社会思潮蔓延的消解

社会思潮反映的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表达,它具有“潮水”般的流动性与有涨有落的阶段性。习近平指出:“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11]主流的、先进的社会思潮在凝聚人心、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积极推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那些非主流的、落后的社会思潮则会成为前进道路上的阻力,消极阻碍着社会主义实践的脚步,甚至动摇着社会主义根基。

当前,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的错误社会思潮主要是历史虚无主义和儒化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坚持唯心史观,其突出表现就是歪曲或否定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斗争史、奋斗史,抹黑和诋毁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颠覆历史重大事件,美化近代以来的反动历史人物,为反动阶级的统治进行狡辩,以此企图“去史灭国”,达到消亡社会主义中国的目的。比如,历史虚无主义者抓住马克思说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12]来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进而否定党的指导思想;又如,历史虚无主义者罔顾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罄竹难书的罪行,突破历史伦理底线,制造“精日”事端,辱没先烈英雄英勇牺牲的历史意义,极大程度的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情感,等等。儒化思潮又称文化复古主义思潮,这种思潮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西方的其他一切思想和理论对中国都毫无作用,只有几千年延续的儒教思想才是正统,只有“尊孔崇儒”才能够让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有甚者,提出要“去马归儒”,回归“孔孟道统”,以此“儒化共产党、儒化中国、儒化社会”。这些错误社会思潮的蔓延,严重消解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危及党的领导,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文化力量整合繁难的冲击

文化力量是指文化发展创新的动力、文化资源挖掘的潜力以及文化制度保障的能力。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文化事业产业取得较大进步。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文化发展出现瓶颈,明显表现为文化发展创新动力不足,文化资源挖掘潜力有限,文化制度保障能力欠佳,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文化力量整合繁难主要源自我国文化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文化要素动能发挥的不充分,突出表现为在“西强我弱”的文化态势下,如何提升文化治理能力,汇聚文化资源;推动中国思想文化“走出去”,占领文化精神制高点;增强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传统封闭、整齐划一的道义观逐渐被现代开放、多元分化的价值取向所取代。工具理性张扬致使价值理性遮蔽,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致使核心价值弱化。实际上,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观察,文化力量的整合繁难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实践中出现了声音弱化、底气不足、文化不自信的现象,表现为内外宣传有效联动机制的缺乏,中华文化传播力竞争力不足等。具体来讲,对内对正面声音支持保护力度不佳,各种负面声音甚嚣尘上,负能量时常被不断放大,进而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判断,导致一些人对社会怨声载道、对党和国家频生误解、对社会主义质疑动摇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外向世界说明中国形势消极被动,从而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掠夺论”等论调不能有力回击。加之囿于仇视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立场,西方国家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制度持有偏见,将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进行“妖魔化”,极大地削弱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供给力和影响力,威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三、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指出:“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13]构建和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项十分复杂、涉及面很广的工程,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时代脉搏。基于文化自信视角,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品质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从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道路,指出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科学论断。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4]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第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在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落后挨打到国富民强的伟大飞跃。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引中国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精华,从马克思主义所深刻反映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大逻辑出发,在实践中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品质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人民之中,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行动起来、积极实践,推动历史前进。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15]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创历史伟业。

(二)增强文化自信的方向性和发展性功能

文化自信的方向性功能是指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的思想动力、精神支撑和文化立场,确认和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保证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向新向善而行。在新时代,我们所要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对老祖宗留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烽火淬炼的中国特色革命文化和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肯定和坚定信心。三大文化元素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真理观的深刻考察,以科学的认知和理性的思考有效的指导我们同腐朽的、愚昧的、落后的等各种非理性的思想观念做斗争,从而能动地强化了我们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与坚守、维护与发展,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做到了不迷不乱。

文化自信的发展性功能是指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汇聚中国力量,深沉持久的凝聚起了中国人民共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基于发展性功能的发挥,文化自信对于在新时代调和人际关系、缓和矛盾冲突、保持昂扬姿态、坚定发展信心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文化自信的现实关照中,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给人以心灵温润、道德教化、思想启蒙。因此,我们要大力奏响求真向善爱美的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以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直击人民群众心底,与人民群众产生最深层次的文化共鸣。

(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品格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总结,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又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凝结起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源自实践,抗击疫情中以生命赴使命的白衣天使,是对敬业的最美诠释;良心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每一件优质商品,是对诚信的积极代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是对友善的温暖传递,等等。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它所内含的真谛和要义运用到国家发展和社会运行的实践过程当中,才能更好地维系中华民族这一共同的精神纽带。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炼和升华,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向上的兼容性、时代的容涵性和内蕴的开放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契合,同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相适应。故此,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具有时代力量的语言进行阐释,增强其时代感染力,使人民群众更易理解和接受,并在潜移默化中循循善诱、催人奋进,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能力

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性能力,一方面要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解决处理意识形态问题要根据工作实际,谋定而后动,既要理性思考,又要敢于批判。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意识形态既是一套理论体系,也是一套话语体系。如对马克思主义在出现质疑之声时,我们不应当完全压制,而应当让他们表现,同时在他们表现的时候,和他们辩论,并进行适当的批评,从而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另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们要结合互联网虚拟现实、线上线下的特点,把握好新时代日益复杂的舆论斗争主战场,驾驭好新媒体技术,坚持正面宣传和正确导向,精准发力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使网络舆论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

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先进性能力,一方面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调动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如前所述,西方国家通过和平演变的形式向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致使反共主义意识形态一时猖獗,严重威胁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为此,我们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牢牢守护好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文化治理机制的科学性供给。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为先,采取包括文化干预、市场准入限制、预警系统等在内的一切手段以防范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侵袭。同时,建立科学务实的文化认同、激励、保障等机制,以较高的文化势能激发民众的文化参与热情,深度挖掘群众路线的意识形态安全功能,最终形成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合力。

注释与参考文献

[1][8][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页;第32页;第7~8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4][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9页;第11页。

[5]《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6页。

[6]《列宁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

[9]《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93页。

[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3页。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4页。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28页。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0页。

[1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16]《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9页。

[17]《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8页。

微信图片_20230310111747_副本.jpg

作者简介

徐龙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博士,南京大学--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博士后,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才。

本文原载于《理论视野》2021年第10期, 系 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青 年 项 目 《以 红 色 文 化 涵 养 党 内 政 治 文 化 路 径 研 究》(项 目 编 号 : 21CKS027)、 江 苏 省 社 科 基 金《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宣传工作的新局面(1982—1992) 》(项目编号:21WTB002) 的阶段性成果。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