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思考 | 贺瑞麟:青春赤子铸英魂

发布时间:2024-09-18 10:36 来源:雨花台干部学院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雨花台干部学院

谢亚芳 王珊珊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珍藏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死前日记》。日记写于1928年9月28日至10月5日,记述了一位革命者从满腔热血、报国无门的“个人英雄主义者”,成长为坚守共产主义理想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心路历程。翻开历史的记忆,品读这位年轻的革命者写下的狱中绝笔,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坚定的理想信念、救国救民的一片赤子之心,这本日记的主人就是雨花英烈贺瑞麟。 

“英雄主义”虽为始 “心怀天下”方为终

 贺瑞麟出生于1909年,江苏铜山人,自幼成长在一个自耕农家庭,他勤奋好学,酷爱读书,着迷于《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等惩恶扬善的侠义书籍。此时的中华大地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入侵,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年幼的贺瑞麟萌生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救百姓于水火,救国家于危难”成为他的人生信条。 

就读高小期间,贺瑞麟结识了中共徐州地方组织的创始人,也是他日后革命道路引路人——吴亚鲁。吴亚鲁以教员身份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在老师的教育影响下,反抗意识、斗争意识慢慢地在这位少年的心中扎根。 

1925年,贺瑞麟考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学,距离马克思主义思想又近了一步。东南大学的梅庵是南京市共青团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下,满怀救国之志的贺瑞麟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籍和马列著作,与志同道合的革命青年一同积极参加革命活动,逐渐从一个立志为父母“光耀门庭”的农家子弟转变为一个要替天下劳苦大众求解放的青年战士。 

抖擞中华民众志 投身革命壮志酬 

1925年春,经组织考察,贺瑞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5月,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爆发。消息传来,南京各界立即成立五卅惨案南京后援会。贺瑞麟积极参与其中,率领附中学生走上街头演讲,组织募捐,举行示威游行,声援遇害同胞。受组织派遣,他深入工厂调研。工人长期受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非打即骂的悲惨遭遇让贺瑞麟既愤慨又痛心。他意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揭露真相,启发工人自觉,号召工人阶级团结起来与资本家作斗争。 

8月,贺瑞麟被反动当局以带头到和记洋行“闹事”为由逮捕入狱,出狱后又遭学校开除。经历此事,年仅16岁的贺瑞麟更加清晰地认清了反动势力的本质,坚定了革命信念,走上了职业革命者之路。 

1927年“四一〇”反革命事件发生后,南京政治形势极其险恶,党团工作开展异常艰难。贺瑞麟临危受命,以南京地委农运委员的身份,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中共南京基层组织。熟知南京当地情况的贺瑞麟很快就与孙津川、姚佐唐、史砚芬等人取得了联系,在工人、农民当中宣传革命道理,配合组织工运、农运,秘密发展党员。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逐渐得以恢复。1928年,贺瑞麟被选为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在白色恐怖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贺瑞麟信仰坚定、斗争坚决,迅速发展团组织,建立安徽公学团支部、陆军军官学校团支部、两浦团支部等四个支部,发展共青团员34名。同时,他还建立五一文学社、剧社等外围组织,积极领导学生、教师向反动当局展开斗争。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同志,将南京市共青团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从“五卅惨案”罢课演讲唤醒国民,到声援和记洋行工人大罢工,再到恢复南京地下党团组织,在革命斗争中,贺瑞麟磨砺心志,培养胆识,增长才干,从一名爱国青年逐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职业革命者。 

一腔热血为革命 青春绝笔抒忠魂 

1928年7月6日,年仅19岁的贺瑞麟被特务逮捕,押解至国民党宪兵司令部。在狱中,贺瑞麟料想敌人不会放过自己,便思索在失去自由、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还能为党做点什么。最终,他决定通过日记的形式,将敌人的残酷暴行和被捕人员狱中斗争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并写下了《死前日记》《给姐夫袁立超信》《未寄的信》《离散》等8册文字。 

1928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中秋佳节,贺瑞麟在狱中给父母写下了最后的诀别信:“你们不要为我的不幸而流泪呵!只要我自己无愧于心就够了!”贺瑞麟无愧于心,无愧于党,但对家人,却有说不尽的亏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将后事托付给姐姐姐夫,“我现在是死了,为革命而死了!你们待我的一番热情,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同时也请你们不用为我而悲伤,而流泪!我的尸身,随便马马虎虎的埋在雨花台就够了,千万不要再麻烦!”

 在生命中的最后时光,贺瑞麟望着一个个难友同志从牢房门前经过,看着一位位熟悉的身影在黑暗中走向刑场,他决定提笔为他们送行: 

“永远的别了,同志们最后的一次对望啊!千金一刻,今生此世,只此一刻了。努力啊,努力你们的前途。永远的别了。未来的世界终归是我们的。”

 永远的别了,贺瑞麟。永远的别了,一位无所畏惧的年轻的职业革命者。在小说《离散》的最后一页上,他还精心画了一颗五角星,五角星内写着“雨花台”3个大字,表明了他慷慨赴死的决心。 

临刑前,贺瑞麟托难友将自己的狱中绝笔交给党组织。一封封饱含深情的绝笔,字字肺腑,句句震撼;一页页发旧泛黄的纸张,尽显共产党人向死而生的信念和勇气。贺瑞麟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岁的青春年华,他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了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谱写了一曲中国共产党人的青春壮歌。

原文刊登于《新华日报》“思想周刊・论见”(第328期)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