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15 15:36 来源: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王延隆,房  正

摘  要:“大思政课”是具体系统性的课程,表现为强调整体性原则,着眼于新时代我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时代新人培育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进行系统审视,“大思政课”是通过融入社会发展系统整体来破解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难题。“大思政课”建设的系统特征表现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开放与教育环境的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与教育目标的平衡。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优化多跨协同的“大思政课”教育协同机制、优化一体联动的“大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强化系统集成的“大思政课”教育教学氛围,不断提高“大思政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思政课”;系统观念;时代新人

“大思政课”是一项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这为新时代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科学把握“大思政课”的属性和特征,坚持以系统观念统筹“大思政课”,善用“大思政课”,才能形成学校与社会合力,不断丰富“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时代新人。

一、“大思政课”是一门系统性的课程

“大思政课”是一门系统性的课程。这主要体现在它将教育对象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强调从要素、系统、环境三者之间的作用,从结构、功能互动的视角综合考虑研究对象,实现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立德树人。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系统思维能够自觉地认识到事物发展中非系统性的存在。面临的多元化的发展问题,单一性、碎片化、分散式的谋划都不足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系统。“大思政课”是一种系统发展,不仅要求实现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在知识上是融通的,还要求形成党和政府、学校、家庭、企业、社会等要素共同组成的“大思政课”育人系统。“大思政课”展现出的系统性思维是一种有机的动态思维,大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有机系统,二者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第一,“大思政课”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从大学生知识获取或者全面成长发展角度,迫切需要建立将各种分离的知识进行统整,运用系统整体观找寻“适用于同生物的、行为的和社会的万物打交道的概念和模型”[2],并将这一种模型应用于不同的教育教学领域。“大思政课”就是要建构这样的功能框架,聚焦人的全面发展,统整立德树人的知识体系,建立整体系统和整体知识。“大思政课”是由多层次、多要素的课程、内容、模块等构成的,既包括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也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涉及教育目标、对象、方法、内容和信息等多个层面。“大思政课”是需要聚焦人的社会性,考虑多样性和差异性,立足科学的认识论和价值论,力求从系统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大思政课”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进行系统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的思想形成、发展和成熟是一个阶段性的系统的工作。系统论的角度看,有机或无机的系统构成要素因为相互叠加而构成整体,体现在作为整体的系统在形态和功能上却不是原有各系统要素的加总。系统中构成要素存在的差异在整体系统组织中也会表现出来。单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系统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发展“变量”。“大思政课”需要构建适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环境,把大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系统来看待,把大学生放在政治文化的社会大系统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去定位,以一种系统交互思维和整体性来看待外在环境系统对大学生系统的影响。这种系统性对于我们国家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三,“大思政课”是通过融入社会系统整体来破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思政课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结合的课程。当前中西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不少激烈的斗争,一些西方的错误思潮和观点很容易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不良影响,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日趋复杂。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对实践教学、思想内化等重视不够,只是以“传话筒”的方式传授理论知识,实践活动重形式轻引领。大学生思想的成熟和成长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锻造出来。只有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现实之中,才能增进对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准确理解,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实和社会现象作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大学生对某些不良社会现象、错误思潮的自身“免疫能力”。显然,开展“大思政课”有助于学生在亲身体验、亲身经历中感受国家发展的新变化、国家治理的新变革,增进学生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现实的认识、理解和认同,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参与度。

二、“大思政课”建设的系统特征

“大思政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社会实践、思想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等都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高度重视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谋划工作,他提出“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3]从系统观念的维度考察“大思政课”问题,方能把握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的核心要义。就其理论内涵而言,“大思政课”包括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三部分,三者之间相互贯通、自成系统。本体论是基础,价值论体现了系统的目标指向,方法论体现了系统的开放融合和动态平衡,展现了系统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跨越蓝图。

第一,“大思政课”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协同。“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一门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课程,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个体外在的多要素共同参与的整体系统。这种整体系统体现为其本身是作为教育的整体功能存在的,包括整体的属性、功能和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其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系统,放在社会发展的整体工程中来考量,不能忽视社会发展、时代发展与大学生发展的相互关系,要注意大学生教育的整体性。社会作为整体系统,广大大学生身在其中,不可割裂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传统意义上,教育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个体成长与社会需要的场域脱离,进而出现暂时的矛盾状态。“大思政课”是调和这种矛盾,让教育对象回归系统整体,让社会价值理念与个人价值选择融合的有效形式。“大思政课”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意志、观念上的一致性和交往、感情、理性上的协调性,其内在实质是要回到立德树人根本使命上去。“大思政课”是学校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思政课。通过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思政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情感、价值信仰和政治意识,这些品质的养成就是立德树人的过程。

第二,“大思政课”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开放与教育环境的协调。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形式存在的。大学生群体这一子系统能否续存,与社会大环境的开放性密切相关。系统论认为系统是开放的整体,系统运行必须保持与外在环境的交互作用,这必然要求系统始终保持开放状态。在保持开放的环境下,“大思政课”是重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打通教育教学系统内外交往的重要媒介。它是克服大学生个体“原子化”倾向,激发个体更加自主选择与外部的教育环境产生更紧密的关联。大学生接触和融入社会,必然被社会系统赋予了社会角色和期待,也同时会受到社会不良习气和环境的影响,甚至带来青年大学生的“非青年化”现象,如青年发展方向的迷茫、主体意识的弱化等。“大思政课”提倡保持系统的开放是实现教育过程系统内部与外部协同发展。不开放、对外界孤立而封闭的系统会逐步丧失其整体性具备的功能。社会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系统的开发方与环境的协调是关键。“大思政课”提倡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将大中小、本硕博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重构和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确保教育过程不重复,教育环节不缺失。“大思政课”如果以内容、功能分层次划分,可以划分出知识提升系统、能力发展教育、情商提升系统等子系统。“大思政课”不仅是学校的职责,更是社会开放系统共同的职责。要将大学生发展置身于社会环境下考虑,强调学校、家庭、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等都是“大思政课”系统的组成要素,而这些要素构成一个教育共同体,并通过整体系统协同教育资源,共同推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大思政课”的“社会合力融合性”将使资源得到整合、内容结构得到优化、功能优势得到互补。[4]

第三,“大思政课”系统特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与教育目标的平衡。系统论的目的性原则是获知有效结果的目的动因,它注重系统发展的结果,能否实现发展的目的。换言之,一个开放的系统是通过要素间的相互协同和作用维持运行,进而实现系统优化。系统目标的动态平衡是指从某种稳定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稳定状态,这是系统发展变化的规律。“大思政课”实际上就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现代化为核心的不断创新的过程。”[5]系统发展就是其各个子系统中的要素通过不断组织和整合,推动次级系统的逐步扩容,进而实现大系统内在的平衡、有序。在以建构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思维支配下,思想政治教育与鲜活的现实社会生活常常处于割裂状态,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教育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难以呈现。“大思政课”合乎目的性原则,它要求确立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此审视诸要素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适切性和周延性,从而确立大学生在社会大系统环境下可实现的教育目标。具体来讲,就是要明确“为谁培养大学生”“大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目标指向。“大思政课”具有发展性的导向,是合目的性的开放思维系统,通过系统发展、变化和成长所表现出来。因此,要正确把握“大思政课”与知识体系传授、人才培养的关系之间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要充分挖掘社会现实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教育教学目标、行动和方法上深度融合,引导大学生选择主动关切社会现实,在实践探寻中寻找自我意义与社会价值。

三、系统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路径

系统整体存在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动态平衡,并时刻处于相互的转化过程。“大思政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是要重新建构一种新的平衡。也就是“实现高层次的系统整体出现了系统低层次组成部分所不具有的新质的特征”[6],实现功能迭代效应。只有科学把握“大思政课”的核心要求和本质属性,加强“大思政课”多元主体协同联动,推动“大思政课”理念、内容及方式改革,优化“大思政课”的外部环境,才能更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集聚多跨协同的“大思政课”教育协同机制

“大思政课”是多元主体参与,跨领域、跨区域、跨时空的教育教学过程,需要进一步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手段和载体,建立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强化社会联动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各环节,从上至下、多层面、多渠道、多举措形成教育合力。一是激发师生双向互动。要强化教师、学生的“双主体”角色和功能,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者。要提高学生更好融入社会的能力,掌握观察社会、适应社会并且掌握今后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和实践保持“在场”状态,从参与中寻找意义和价值。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和教学情境灵活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探讨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如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思政翻转课堂、学生讲思政课等方式,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度,增强学生对教育教学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二是形成家校协同效应。相对中小学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部分高校在主动推进“家校协同”方面努力不够,容易忽视家庭教育的指导性、监督性和示范性。高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用“大思政课”实践环节弥补家校协同的不足。要加强体验式教学,深入研究家风、家训在大学生道德养成中的有效性,将优秀的家庭教育资源引入到学校,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道德认知、政治意识和人文精神。三是要强化社会协同效应。要正确认识“大思政课”是多方主体参与的“社会大课”,必然要求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实现育人空间从单一的“学校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要利用好社会热点,借助党政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杰出人才等社会师资力量,推进“同上一堂课”“党委书记讲思政课”等多种形式,着力构建教师学生互动、家庭社会协同、网上网下融合的“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创造大学生融入社会的训练模式,实现大学生对自身社会角色认同,同时自身也成为“大思政课”的主体。

2.打造一体联动的“大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

加强“大思政课”大中小、本硕博思政课一体联动本身就是“大思政课”系统思维的体现。从个体生命周期来看,大中小、本硕博思政课教学是一个时间差序系统。要遵循人的认知和知识习得的基本规律,建构大中小、本硕博一体联动的“大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体系。一是打造一体化的“大思政课”整体知识体系。黑格尔所言:“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7]。“大思政课”的知识整体化是课程知识体系的整体化,注重知识体系中的新旧知识的交叉联系、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建立在跨学段上的大中小学教育的一体化。要坚持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系统、学校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整体化的自主知识体系。要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推进育人知识和课程知识体系整体化,注重知识体系中的新旧知识的交叉联系、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在不同学段上大中小学思政课知识体系上的前后衔接,层层递进。二是优化多方联动的“大思政课”教育教学组织。推进教育资源共享,重视“大思政课”中网络的应用,教育者要增强对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共享资源体系,打造“云上大思政课”平台。创设“大思政课”的教育情境,积极探索“大思政课”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植入式”的学习体验。顺应新的社交工具与互联网社群的持续扩张的时代条件,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精心设计教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推动思政课教学从被动向主动转型。三是要加强“大思政课”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从更高频的社会实践中,找到自身理解自我、认识社会的新方式,探索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个体化的链接与嵌入模式。美国学者莱夫和温格(Lave and Wenger)曾经指出“任何知识都存在于文化实践中,参与到这种文化实践中去,是学习的一个认识论原则。”[8]着眼于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意识,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创新社会观察、志愿活动、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到“大思政课”的社会场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政治领悟能力、社会观察能力、发展适应能力。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挖掘社会现实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学资源互联、教育价值意义互通。创设“大思政课”的实践新场景,串点成线、织密成网形成“大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

3.强化系统集成的“大思政课”教育教学氛围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切实加强系统内外的有效连接,理顺“大思政课”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强化系统集成的“大思政课”教育教学氛围。一是加强教学资源集成。要发挥好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的作用,建设智慧教育平台思政教育资源库,探索开发“大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室。吸收辅导员、思政教师、行政干部等共同组建“大思政课”教学专家库,常态化推进“同上一堂课”社会思政课堂,不断优化“大思政课”的教学队伍和教学资源。通过资源库共建共享、系统集成,深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品牌示范建设,深入推进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等要素和资源的集成整合。二是优化教育要素保障。各高校要利用好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大思政课”作为评估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将其纳入高校党建与教学评估体系,建立“大思政课”长效评估机制。各学校争取政策支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切实增强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创新“大思政课”评价体系,使教学评价更符合贴近现实、切实可行,不断推进“大思政课”的量化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精确化和规范化等。完善“大思政课”经费保障机制,盘活教学资金和资源,推动校企合作和校社合作,在社区、农村、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等设立实践教育基地。三是形成社会氛围乘数效应。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在系统内部的个体,人人都是系统要素,人人都可肩负教育功能,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稳定的运行状态。从社会系统的角度看,就会形成一种文化,这种社会文化恰恰是“大思政课”需要实现的育人文化氛围。通过制度设计、政策导向和宣传发动、文化引领等多种变量,引发“大思政课”育人效应的连锁反应,并通过不断“总结强化———循环积累”,让这种正向作用不断强化放大,营造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抓好网络文明建设,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主流文化宣传,以媒体宣教、专题讲座、文明创建等方式引领思想文化建设,为“大思政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

[2]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当代思想的新范式[M].钱兆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8.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68.

[4]宁先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发展的系统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114-119.

[5]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与现代[J].理论与改革,2004(2):142.

[6]张华夏.系统哲学三大定律:乌杰《系统哲学》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40.

[7]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6.

[8]J·莱夫,E·温格.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9.

pc_副本.jpg

作者简介

王延隆,男,法学博士,南京大学­—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后,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原载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5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