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之新光在照耀着你,希望你猛进!
——读《传承》有感
1927年春,反革命政变的枪声击穿上海古老的上空,打破了枷锁。二十年间,数万英雄在雨花台就义。数十年后,一封封家书温暖那段昏暗的年代。
中午的烈阳将影子拖得长又长,却轻悄悄落在耸入云霄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上,五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深情地凝视着每一位承载期待的未来。踏入纪念馆那一刻,黑暗的光线,却没有一丝害怕之意,心是火热的,激情澎湃的。一张信纸铺开的长卷,在此与时空相遇、交错。
“母亲,我因为见着他们这样多人受苦,我心里非常的难过,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冷少农烈士在于母亲的家书中这样写道,在那看不见尽头的黄昏中,思家心切却抵不过对黎明的期许,母亲无数次殷切期盼,只得到儿子用重墨复写的“回家的事是不能定的”。他从未贪图得到高官厚禄,从未享受荣华富贵,从未忘记家中高堂与妻子,他心中装着一片赤诚,装着城南高庄村那小小的院子,装着仅有十几年的家庭回忆与天下。家书长达五千字,写在1930年前后,字字刚劲,字里行间映照着意气青年坚毅的双眸。“这样的事情,是一件最大而最复杂的事情,我要这样干,非得把全身的力量贯注着,非得把生命贡献,才会得到效果。”家人的误解无疑是一把利刃,无声地划破他强大的心脏,但他忍着思念,忍着痛楚,在敌人内部以出色的表现为自己崇高的理想奋斗着,为人们奔波着。
元月八日,未春天气已佳晴,光风满意明,冷少农坐在整洁的桌子前,手指数次拂过信中稚嫩的字迹,一笔一划,诉说着孩童对父亲的思念。良久,他握紧毛笔,蘸一瞥墨汁,思念化作文字,瀑布般倾泻在白纸上。“你居然长这样大了,你居然能读书写字了。”是惊喜,是一位父亲对孩子无限的惭愧;“以期无负于家庭,无负于社会……使知识与体力同时并进,预备着肩负将来的艰巨。”是期许,是跨越距离的谆谆教诲;“我之爱你,望你将来为一极平凡而有能力解决各项问题,铲除一切不平等的爱。”是跨越时空的爱,在社会的新光下交织,在背景的深沉中发出划破沉寂的呐喊。“社会之新光在照耀着你,希望你猛进;在新年的晨光中,为你祝福。”是黑暗里的光明,是风雨中的憧憬,是革命先烈对未来最深情的祈愿。
少农,少年时代就立志要寻求救国济民的道路,出身贫寒,却又有凌云志向。1932年,6月,再一声枪响,带着坚决、思念、深爱、不舍。一封封亲笔刻出的家信,化为蝶,跨越千山,飞向城南高庄村那一古朴的屋檐下。
雨花台上,生生不息的呐喊与永不泯灭的光,贯穿每一个挺直的胸脯。愿今日之你我,踔厉奋发,赓续前行,践行往昔之畅想,告慰先辈之英灵。
长空祭忠魂,英雄归故乡。
人民将双手捧起您那千疮百孔却仍强烈搏动的心脏,踏遍山海,看遍您用毕生去摸索的黎明。
作者: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高一 刘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