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听过
“万里长征第一步”
这句充满历史沉淀的话语?
80多年前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如今已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传奇
但你是否好奇
这“二万五千里”究竟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
一、长征路上的“记账员”
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环境的恶劣,但就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仍有一些红军干部坚持写日记。其中,肖锋的日记最为详细,从天气、行军路线到作战行动、伤亡情况,甚至每天的行走里程、所到地点都一一记录。这些宝贵的日记,成为后来计算长征路程的重要依据。
二、毛泽东首次提出“二万五千里”
1935年10月,当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时,毛泽东在吴起镇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二万五千里”这一数字。他回顾了红军走过的十一个省份,根据红一军团的汇总,确认了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两个月后,中共中央的正式文件中也出现了“二万五千余里”的表述,从此这一概念正式载入中国革命历史。
三、长征路程的“附加题”
进入新时期,很多人尝试重走长征路,以验证这一里程。但有观点认为,长征途中红军频繁迂回穿插、重复走路,还要进行筹款、群众工作等,这些都增加了行程。再加上当时缺乏地图,走错路也是常有的事。因此,简单地用自己所走的里程来验证“二万五千里”,并不科学。
四、长征精神的传承
尽管“二万五千里”的路程充满艰辛,但正是这样的经历,铸就了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回望长征路,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就是从那条艰难曲折的长征路上走出来的。
结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