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思政育人特色学校,南京+5!

发布时间:2024-03-27 09:57 来源:扬子晚报

近日,2023 年江苏省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名单公布。南京市共有5所学校榜上有名。本次上榜的5所学校分别为: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市逸仙小学、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一起来看他们的经验做法!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学校将思政育人融入全学科教学实践,完善工作机制,注重资源整合,强化协同合作,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逐步形成了“‘3+1’思政与全学科协同育人”的格局。

“3”:思政课程、思政课堂、思政课题三位一体

● 在课程方面:学校思政课程基地入选南京市课程基地,思政教育课程研究成果辐射全国。思政教育衔接学校德育课程,同时学校引导各学科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 在课堂方面:学校积极参与研究和推广议题式活动型教学法,提升学生学科高阶思维,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拓展课堂场域,带领学生走进银行、社区、高校开展思政研学活动。

● 在课题方面:学校正积极推进省级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教学实践研究》等在内的多个省市级课题,以课题研究推动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贯彻和实施。

“1”:打造一支校内外协同的全员思政育人队伍

在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的基础上,依托全员关爱导师制,动员全校老师的力量,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落实中小学思政课特聘教师制度,结合“南大讲堂”“南大学长说”等品牌项目引入校外资源,邀请南京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开设主题讲座,聘请南京大学的大学生担任校外辅导员。

南京市逸仙小学

学校成立于1904年,是一所有着丰厚底蕴的百年老校。多年来,学校一直秉持着“博爱教育”的理念,把“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作为学校愿景,以“怀家国梦想、爱美好生活、会努力学习、肯责任担当”为育人目标。

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周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小红梅·信仰生活空间”,多措并举切实地探索出儿童适切、家校联动、辐射周边的思政育人特色路径。学校结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在低、中、高年段围绕梅园红色文化,以不同方式展开学习,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学校有一栋系上了鲜艳红领巾的小楼——“小小红梅·红领巾信仰学习空间”,2023年7月24日正式开放,是由南京团市委、南京市教育局、玄武团区委、玄武区教育局、梅园新村街道、逸仙小学共同打造的少先队沉浸式信仰学习的阵地。与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小红梅·信仰生活空间”无缝对接,构建了南京青少年党团队一体化学习线路——“小小红梅”红领巾信仰学习之旅。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学校立足红色教育资源,依托雨花台烈士陵园,坚持“红色德育”模式,以“雨花英烈精神”为核心,灵活设计校本课程,将红色教育深刻融入到了育人实践之中。

学校紧抓思政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思政学科优势,开设了学生团课、党课,加强了党团教育。同时教研组积极自主设计,让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带着热气”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积极拓展相关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发,如《雨花石与市肆交易》、“以法先行”模拟课堂等。学校依托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全学科育人融合点,挖掘政治、历史、语文、艺术等学科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并通过一定课堂渗透范式,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合到学科课程中。

除此之外,学校成功申报了省级课题《雨花英烈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研究》;开发了《雨花台英烈精神宣讲》等一系列红色校本课程;编写了校本读物《楷模——恽代英》《我们的学习榜样》《雨花忠魂》;开设了雨花英烈大讲堂;设立了“恽代英”奖学金和“恽代英”团支部;打造了恽代英广场;举办了系列红色音乐会、红色朗诵会和红色故事宣讲会;成立了“信仰的力量”学生话剧社;加强了“引进来”和“走出去”,融合实践视野,积极与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金山国防园等做好协同育人工作,用一系列扎实举措,深化师生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和体悟。

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

学校一直秉承“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整合思政教育资源,优化思政课程设置,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开辟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借助专家引领,构建区域育人共同体。学校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手成立了南京市首家大学、小学“思政一体化研究中心”。多年来,两校在“共谋布局、教学交流、科研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开展课题研究,推动育人方式创新。学校依托省级立项课题《“幸福教育”理念下家校共育的实践研究》,通过健全机制、探索构筑平台、开放思政家长课堂,打造践行课程,给学生进行突破学科知识的思政教育,从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

依托“大思政”,实现育人资源深度整合。在“大思政”格局下,积极推动全面思政的课程教学改革,挖掘铸魂育人的教育活动资源,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努力让每一个儿童在活泼泼成长的同时,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成为品性纯良、志存高远、胸怀博大、兼济天下的新时代“正心”儿童。

打破学科壁垒,探索全面思政教学改革。学校深度挖掘各学科中的思政元素,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融合学科特点、德育活动等形成校本课程体系,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落实“双减”政策,立足儿童的全面发展,实现“五育”并举,学校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出了跨学科的寒暑假作业,《人民日报》曾两次为学校点赞!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

学校围绕“让教育更完整,让生命更温暖”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在学校“温暖教育”的实践中,着力推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努力实现“煦润育德,温暖育人”的育人目标,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7114643336297209_1711447898000coverWaterMark_副本.png

守正创新,筑牢弘文养德育人阵地。学校通过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积极实施理论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精神塑造及情感激发等策略,旨在涵养学生德性,创新推进跨学科“弘文养德”的教学实践新格局。

学校注重培养得力的班主任德育思政队伍,通过定期开展班主任主题沙龙和专项培训等活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使他们成为“大思政课”的示范者和促进者。

多元有效,融合弘文养德课程。学校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均注重贯彻育人理念,通过开展融合主题研训、教师沙龙活动、跨学科研课等方式,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同时,积极开发社团活动项目,整合校内外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推动校园“弘文养德”学科育人理念的实践与发展。

优质联动,辐射弘文养德品牌。学校思政教研组是区域优秀教研组,多年来,思政教师在省市区域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多人获得省市区级优质课、基本功等竞赛一等奖,并对口支援、帮扶栖霞区东部教育共同体区域内其他学校的思政建设。

近年来,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个关键,加强思政工作创新力度,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强化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挖掘课程思政内涵,营造思政育人氛围,精心谋划部署,精确靶向发力,精准联动施策,努力打造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南京样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