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张重要历史照片的考证

发布时间:2024-05-16 09:09 来源:人民政协报 收藏

7759285030276319325.jpg

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部分委员合影

 这是一张非常重要的历史照片。关于该照片,有的机构标注“毛泽东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部分委员合影(1949年10月1日)”;有的机构标注“1949年10月,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部分委员合影”;有的机构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部分委员合影”;有的图书资料标注的拍摄时间为1949年9月。当然,大多数标注的都是1949年10月。

 面对该照片,人们经常会有两个疑问:该照片的拍摄时间到底是哪一天呢?照片中为什么没有副主席宋庆龄呢?

 拍摄时间不是1949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是于1949年9月3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最后一天的会议上选举产生的。当天下午投票之后、选举结果统计公布之前,大约6时,出席政协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之后返回会场,报告开票结果,并讨论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言》等文件,举行了闭幕式。会议结束后,全体代表到北京饭店会餐。

 如果说该合影为9月拍摄,那只能是9月30日散会后。但是,该日的选举、奠基典礼和闭幕等重大活动,宋庆龄都参加了,如果安排合影,她没有不参加的道理。此种情况,还涉及柳亚子等人。另外,此种规模的大会(当天630多人参会),如有合影环节,一般都会在会议程序里有安排,而且也应该会有相关的照片流传开来。但查阅了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大会日程和每日的程序,都没有安排合影。

 而且,从“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部分委员”合影照片看,虽然大多数人穿的衣服看着不是太清晰,但与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最后一天会议的穿着相比较,依然能够看出明显的不同。特别是朱德,在闭幕会上穿的是有胸标的军装,而在合影照片中穿的是便装。合影的背景是中南海勤政殿,但该日的会场是在怀仁堂,似也不合理。还有一个旁证,黄炎培在其日记中有多处关于会议合影的记载,但在该日的日记中却没有。

 综合以上分析,合影不可能是1949年9月拍摄。

 拍摄时间不是1949年10月1日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第一次会议。内容主要有,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宣布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施政方针;互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等;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下午3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从会议内容上看,会后安排合影的可能性的确很大。但从时间上来看,2时开会,开完会后合影,然后在3时前赶到天安门城楼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是不太可能的。典礼后又举行了近3个小时的阅兵式,之后是30万人的群众游行。晚8时,举行宴会,欢迎苏联代表团。因此,该日组织委员们合影的可能性也不大。

 从会议签到表和相关影像资料来看,宋庆龄、柳亚子等人都参加了下午2时的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3时的开国大典,如果安排了合影,他们没有理由不参加。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合影中人员的穿着。毛泽东等人在合影照片中的衣着与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时穿的衣服都有非常明显的差别。照片中,毛泽东穿的衣服是有明显褶皱的旧衣服,开国大典上穿的是没有褶皱的呢子制服;刘少奇穿的是深色的衣服,开国大典上穿的是浅色衣服;朱德穿的好像是深颜色的便装,开国大典上穿的则是土黄色呢子新军装,不太可能拍完照后临时换上新衣服。

 还有一个细节非常关键。受时间紧迫和材料紧缺等限制,当时仅制作了两面特大规格的国旗,1949年10月1日都在天安门广场升旗备用。因此,在该日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悬挂的国旗明显比合影中悬挂的国旗规格要小,大厅立柱上每处壁灯上边插的五面小红旗也不是国旗。而且,会议现场照片中的绿植也与合影中的明显不同。

 会不会拍摄于10月3日?

 10月3日晚8时30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会议听取周恩来关于苏联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建交的报告;研究苏联政府同原国民党政府断绝外交关系的原则立场,决定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任命王稼祥为中国驻苏联大使。会议同意外交部发出声明,通知原国民党政府驻外使馆,一律停止活动,听候交接。9时召开晚会,苏联艺术演出队表演歌舞。

 笔者能查找到的关于此次会议的资料比较少,之后几天的《人民日报》也没有相关的报道(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委员们观看苏联艺术演出队的表演,10月5日的《人民日报》头版进行了报道)。但从会议内容和时间安排来看,这个会议时间非常短暂而紧凑,很有可能临时召集并且保密,所以此日也不太可能组织合影。同时,这次会议与第一次会议时间间隔只有一天,换上超大规格国旗并对现场进行重新布置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很有可能是10月19日拍摄

 1949年10月19日下午7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笔者认为,这张照片很有可能是这次会议后拍摄的,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首先,从会议内容上看,会后组织委员们合影的可能性很大。其次,据《宋庆龄年谱长编》记载,宋庆龄于该月14日离京南返、16日凌晨1时到达南京下关,因此缺席了该日的会议。国家档案局官网《共和国脚步——1949年档案》专题片第43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政府各项负责人》中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记录”,柳亚子和宋庆龄、龙云等一样,在该次会议记录中是“缺席者”,并注明“皆不在京”。再次,黄炎培在该日的日记中写道:“摄影。十时散”。极有可能就是指的这张合影。黄炎培在记录参加其他各次中央政府委员会会议时,没有关于“摄影”的记录。而在同月21日的日记中,有两次关于摄影的记录:一次是上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会议后,座谈、摄影、会餐;一次是下午和晚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一次政务扩大会议,会议中间“摄影、会餐”。相关的照片都能看到。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小细节,在国家档案馆官网的合影照片上,有一个挂钟。虽然比较模糊,看不太清哪是时针、哪是分针,但要么是12时45分,要么是9时5分,很明显不可能是2时至3时之间。大概率是9时5分,正好跟这次会议拍摄的时间相吻合,说明该合影很有可能拍摄于19日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该合影不太可能是拍摄于1日下午的第一次会议。

 1949年10月16日,苏联驻中国大使罗申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从合影来看,为了迎接新中国外交史上首次接受国书活动,对勤政殿进行了修缮,此时具备了“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部分委员合影”拍摄的背景条件。

 紧接着,1949年10月20日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及21日举行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一次政务扩大会议时均留下了合影。这些都增加了“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部分委员合影”拍摄于1949年10月19日的可能性。

 (王文波 本文作者为中国政协文史馆研究部主任)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用户留声


我要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