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南京电视台原副台长邢海鹏、市档案局原副局长徐康英夫妇将珍藏的300余件红色文献无偿捐赠给南京市档案馆,其中有一批特别的档案资料——源自上世纪、附着于火柴盒之上的电影海报。其中包括6张红色电影海报。红色电影海报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报通过描绘革命战士的英勇形象、战争场面的震撼瞬间,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如今,它们依然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对追忆英雄楷模,重温峥嵘岁月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电视台原副台长邢海鹏、市档案局原副局长徐康英夫妇
铁道游击队
电影《铁道游击队》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赵明执导,曹会渠、秦怡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56年上映。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地点位于山东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枣庄一带。在这一时期,日军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并在铁路线上频繁运输军事物资,给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然而,在这艰难的时期,一支由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组成的铁道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悄然诞生。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和政委李正的带领下,活跃在津浦铁路沿线,他们利用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和对铁路系统的了解,与日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最终,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配合下,铁道游击队完成了战斗任务。而芳林嫂等队员也在战斗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成为了抗日斗争的中坚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铁道游击队》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也随着电影广为流传。
渡江侦察记
《渡江侦察记》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汤晓丹执导的战争片,改编自“先遣渡江英雄连”的真实故事,由孙道临、李玲君主演,于1954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渡江战役前夕,人民解放军某部为了更好地了解对岸敌人的江防情况,特派侦察部队李连长带领一个侦察班,渡江去侦察敌情。他们趁夜进入敌占区,巧妙地通过了敌人封锁线,化装成敌军进入了敌人阵地。
侦察班在敌占区与江南游击队取得了联系,并成功地取到了江防工事图。然而,回程途中,他们被敌人发现,周长喜(侦察班成员之一)壮烈牺牲。敌人派遣特务、出动军队,企图消灭这队侦察兵。李连长抢上山头,居高防守,并派人突围过江,将情报带给了指挥部。
最终,解放军在掌握了敌情后,万帆齐发,大炮雷鸣,把敌人的工事全部摧毁,大军像排山倒海似的渡过长江,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而侦察英雄们则又投入了继续南进的行列,去迎接新的战斗任务。
智取华山
《智取华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战争题材片,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战役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片。
讲述了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了西北,胡宗南率领部队向南逃窜。他的部下方子乔走投无路跑到了华山,企图凭借华山的天险做最后的挣扎。而想要上山,只有千尺幢这一条路,这是一条梯子道,有着200多米高,只能抓住两旁的铁链,才能上去。这给解放军的进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解放军为了打击国民党盘踞在华山上的残部,由7名侦察员和一名带路人上山侦察,巧妙地与部队配合最终打败了敌人攻取华山的故事。
《智取华山》最早的名字叫《奇取华山》,当影片在中南海礼堂放映后,经周恩来总理提议,将原片名中的“奇”字改为“智”字,更为体现解放军英勇神武、机智勇敢的英雄主义精神,征得毛泽东主席同意后,遂定片名为《智取华山》。
上甘岭
电影《上甘岭》,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摄制,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
讲述抗美援朝进入最关键的决胜阶段。美军在板门店谈判期间,暗中调集大量军队,发动突然袭击。美军目标很明确,就是攻占上甘岭,以此作为据点,进而夺取五圣山,增加谈判的筹码。
在上甘岭守卫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面对比我方多得多的敌军,志愿军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顽强抵抗,以此拖延美军时间,粉碎敌人阴谋。连队在连长张忠发的带领下,浴血奋战。虽然坑道里的环境恶劣,而且面临着断水断粮的危险,但是志愿军硬是坚守了24天,为中朝联军大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鸡毛信
《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
讲述了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接到一份重要任务,把一封插着三根鸡毛的信送给八路军张连长。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军民创造的传递紧急情报的特殊邮件,一根鸡毛代表“急”,两根代表“特急”,三根则是“十万火急”。
海娃一进山谷就遭遇敌人,为了躲过搜查,他当机立断将鸡毛信拴在羊屁股下,并机智地与日伪军周旋起来。经历羊群被夺、半夜逃跑、信件遗失等惊险时刻,最终将敌人带入八路军的伏击圈,圆满完成送信任务。
影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平原游击队
电影《平原游击队》195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剧本是邢野根据其原始三幕七场话剧《游击队长》改编而成的。
讲述了1943年秋,华北某抗日根据地遭到日寇的“扫荡”,游击队长李向阳接到牵制日军驻守某县城的松井部队,并保住藏于李庄粮食的任务后,与敌人展开机智、巧妙的周旋,最终,李向阳凭借神出鬼没的战术,成功克敌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