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精品纪录片成功入选“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大思政课优秀案例!

发布时间:2025-02-14 14:59 来源:中国雨花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强大功能,全面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主办的“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广泛征集案例。2025年2月10日,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经初选、终选以及结果公示,确定精品案例1件、优秀案例50件。

微信图片_20250214145523_副本.png

其中,由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传媒学院联合申报的“打造系列微纪录片《雨花台相册》——馆校合作共同讲好革命文物故事的新课堂”及由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报送的“以精品纪录片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凭借卓越品质与创新理念,成功入选“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大思政课优秀案例。

微信图片_20250214145528_副本.png

微信图片_20250214145532_副本.png

近年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充分发挥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优势,立足“馆校合作”深入挖掘红色文物资源,生动讲述英烈革命故事,联合南京传媒学院持续打造微纪录片《雨花台相册》,既联动中央媒体广泛宣传,扩大传播影响力,又通过“学中做、做中传”赋能思政课堂,加强教育实效,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微信图片_20250214145538_副本.jpg

其中,“打造系列微纪录片《雨花台相册》——馆校合作共同讲好革命文物故事的新课堂”以雨花台烈士老照片为核心载体,配合烈士遗留下来的家书、信件、遗书等,讲述雨花英烈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该纪录片由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图片主编和讲述人、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兼摄影学院院长陈小波担任讲述人,《国家相册》栏目原导演郝方甲担任总导演,《国家相册》栏目后期统筹胡玥聪担任后期监制,由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师生组成拍摄制作团队。

微信图片_20250214145542_副本.jpg

微纪录片《雨花台相册》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是深化馆校合作服务“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次积极创新和有效实践。拓宽了思政合作路径、丰富了思政教育内容、强化了思政资源辐射;以“高传播”扩大教育广度、以“多路径”拓展思政深度,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吸引了更多青年学生走进革命纪念馆、走近革命文物,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提高网络育人能力,在全社会营造了缅怀英烈、崇尚英雄的良好氛围。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提供生动教材和鲜活案例,对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和馆校合作的创新实践具有开创性意义,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服务宣传大局,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

微信图片_20250214145547_副本.jpg

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立足红色资源,深度阐释革命文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心、用情、用力打造了一部高质量精品纪录片《青春之歌》,通过纪录片形式,不断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提高网络育人能力,助力赋能大思政课建设。

微信图片_20250214145552_副本.png

微信图片_20250214145556_副本.png

该片共5集,每集围绕一位雨花英烈进行讲述。以雨花英烈的青春故事为主线,通过遗书、家信、日记等,结合史料展示、亲历者讲述、专家解读和情景再现等方式,展现青年雨花英烈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该纪录片于2024年5月6日至10日在CCTV4《国家记忆》栏目播出,引发了热烈反响。《青春之歌》不仅是一部精品纪录片,更是一部生动的思政教育教材。该案例整合资源,丰富了思政内容体系、形式创新,提升了思政教育质效、引发共鸣,深化了思政教育内涵、线上线下结合,扩大了思政教育影响;同时,一经推出,获得高收视率、高播放量、高互动量。向青年群体传递青春力量与信仰之光,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未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将进一步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深化合作,持续探索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创新路径,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赋能作用;创作更多“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全力构建高端化、精品化、系列化宣传矩阵,更好地发挥宣传引导作用,推动红色基因传承。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