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后的“全家福” 年轻英烈和白发妻儿

  2019年9月30日,中国第六个烈士纪念日。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徐楚光英烈展板前,一位坐着轮椅的白发老人凝视良久,吸引着来往参观者的目光。

  “我很想念他。”老人一边凝视着展板上的照片,一边轻声说道。

  思念跨越了漫长岁月。墙上的照片里,徐楚光依旧年轻而英俊,他的妻子朱晖和两个孩子都已是满头银霜的老人。

红色寻访第17站 我们“云端”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天(3月31日)起,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点寻访阅读行动第17站推出“清明云寻访·线上祭英烈”活动。

清明时节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凭吊革命先烈

3月30日,市民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参观。随着清明的临近,广大市民纷纷走进红色场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清明特辑 | 希望的歌声响起时,我在这里为你献花!

雨花英烈中有这么一群作曲家作词家,他们植根于旧社会民生多艰的现实,却表达着对自由与光明的追求,情感热烈真挚。

大国工匠热血报国 放飞新中国第一架战鹰

1951年,中央批准国有航空工业争取在3到5年内,从修理起步,逐步过渡到仿制苏联教练机和歼击机。

很快,位于南京的空军22厂迁往南昌,并以原国民党“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为基础,建成了新的飞机制造厂,对内叫国营320厂,对外称洪都机械厂。

南京宜宾携手为烈士寻亲 找到烈士86岁的妹妹

近日,南京江宁、宜宾珙县两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千里接力,为70年前牺牲的烈士倪进宏寻亲。

一次违规的情报传递 预警延安党中央

1946年9月中下旬,南京暑气渐消。

鼓楼二条巷16号来了客人却大门紧锁,家中8岁的大儿子守在门外,手里握着一个小哨子。他牢记着父母的话:“若发现陌生可疑的人在附近行走,立马吹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