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教诲 中共联络员的南京一课

1946年盛夏的一天,晨五时,天色刚明。

梅园新村门口出现两个身影,一人是中共湖南省工委委员刘亚球,一人则是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刘寿祺。

作为一名地下党员,刘寿祺此行除了护送刘亚球到南京,更肩负着一个长期任务——留在南京负责联络工作。

在梅园新村,刘寿祺聆听了中共代表团成员董必武和钱瑛的谆谆教诲。

为营救牛兰夫妇 宋庆龄不辞辛劳

1931年12月的一天,宋庆龄专程前来南京,拜会蒋介石。

这已是宋庆龄在一个月内第二次求见蒋介石了,她的内心饱受折磨与煎熬。

不久前,为了拯救爱国将领、密友邓演达,她来过南京,向蒋介石提出释放邓演达的请求:“现在国难当头,你和邓演达的矛盾,我来给你们调解。”但是,蒋介石冷冷地拒绝了。

宋庆龄发誓,不会再见蒋介石。

这一次,她又向蒋介石开口了,提出释放被国民政府逮捕的苏联人牛兰。

这一次,她同样遭到了拒绝。

大国工匠“螺丝钉” 蓝领院士“微米手”

在南京晨光集团,有这样一个人。

平日里,他总是身着蓝色工作服,脚穿一双黑色旧布鞋,身材瘦削,笑容亲切。

朴实的外表背后,他有着诸多荣誉: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叫王南石,南京晨光集团总装测试部特级技师,被誉为“大国工匠”“蓝领院士”。

而每每听到这样的称呼,王南石总不好意思地摆摆手:“我只是一名普通工人党员。”

40年来,他始终作为一颗“螺丝钉”,奋战在航天科研生产一线。

开展红色寻访,追寻新四军抗战足迹

以“纪念伟大胜利,弘扬抗战精神”为主题的寻访活动,通过线下探访、VR实景、视频直播等形式,追寻新四军足迹,追忆抗战烽火岁月。

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公布 南京两处入选

9月3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其中南京有两处入选。

聆听先烈故事 抗战精神在中小学传承延续

9月2日,戴安澜的第三子戴澄东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一起走进南京校园,为学生们讲述抗战故事。

江东门纪念馆全网推出线上8小时接力讲解抗战史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全网推出线上8小时不间断接力讲解活动。

父子劳模是怎样“炼”成的

1958年,南京钢铁厂(以下简称“南钢”)的第一批创业者,来到了位于长江北岸的大厂镇霸王山。在他们手中,曾经荒芜的大地上矗立起一座座高炉;也是在他们手中,一个现代化的钢铁厂展现在世人面前。

几十年的建设进程中,南钢有一对著名的“父子劳模”——父亲吕长山是一名共产党员,曾在1959年荣获江苏省先进生产者称号,同年出席全国工交群英会,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儿子吕云是高级工程师,2000年被授予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父子两代人兢兢业业,为南钢奉献了一生热血,他们是辛勤工作的南钢人的代表,更是优秀劳动者的缩影。

75年来,不曾忘记!和平歌声永驻雨花台畔

9月3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活动。

如果你在南京,一定要去这些地方看看……

今天,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